培训

作者: 青简寒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11:15 被阅读0次

算是巧合,也算是冲动,看到公告之后就很想参加一次培训。告别旅游行业很久很久了,没有体验过真正优秀的导游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也想认识更多的人,希望能找到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车山车海的紫荆山找到了一号车,原本是打算坐二号车的,大概是中庸思想的影响,总觉得二号车可能更自由一些。一号车有什么呢,有领导,有协会会长,还有带队老师,还有金牌导游。刚开始听到带队老师发言的时候,真的觉得大概就是体制内的一套流程,感谢领导组织,期待旅途愉快。加上很久没有早起了,身体也疲惫,一杯咖啡喝下去眼皮也没有睁开。就带着这种状态开始了我觉得不算期待的旅行。

果然旅途真的是超级累啊,第一站到的牡丹园,陶经理接待,带我们了解牡丹的各种类型,了解牡丹的花期,讲着牡丹的种植和目前国际上的合作问题。个人还是非常喜欢陶经理的风格的,语言简洁清晰,把控节奏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了拍照的时间。我走进多宝阁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这气味比阿玛尼的苏州牡丹好闻的多啊,可以做一些香水香膏的周边,比文创类商品更有发展空间吧,不过可能投入的资金耗费的时间可能就比较多了。因为是三月份,还有很多的牡丹没有盛开,无论是已经种植100年的,还是刚种植20年的牡丹,都会在牡丹文化交流节的时候尽情绽放,向各地游客展现真国色。

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花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喜欢,因为我的闺蜜是会亲手种花,用画笔画花的,我仅限于会打开相机拍照。在牡丹园的时候一张照片都没有拍,一方面经理提示了大家靠太近拍照可能会折断花枝,另一方面作为导游同行的培训,我“有幸”亲眼看到了几个人折断花枝不自知,内心十分愧疚。
美好的事物需要更多的守护,就像近期热议的熊猫问题,文明观赏,避免吵闹,更要懂得尊重,扔石子泼水这样的问题居然也会出现,我以为社会在进步,但现实中亲自看到很是无奈。

因为行程安排了其他寺庙,所以是没有去对面的白马寺的,匆匆去了龙门石窟。我记得当年考导游证的时候我压根就没有背龙门石窟的导游词,压根也不想背。且不说大量的数词,我对佛像也不算感兴趣。今年不一样了,今年开年不是那么顺利,所以不管去哪儿都是找寺庙拜一拜以前从来不买纪念品的我,也买了一些网上爆火需要排队的手串。

龙门石窟的讲解员是豪哥,不得不说,豪哥讲解的龙门,才是真正的翻开了史书,一页一页的介绍着历史的兴衰,介绍着每个洞窟背后的故事。被偷盗的佛像也好,被风化的,因为保护而看不到的,都在豪哥的讲解中重现。我突然觉得导游员的职责不仅是讲好景区,也是在讲解历史的同时唤醒我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守卫国家的责任感。人人都知大佛之高大,我敬畏讲大佛的人,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讲好大佛的一份子。

简单讲一下我印象深刻的佛像吧,其中之最,最小的佛像只有2cm,一个指甲盖的大小,这样的技艺真的是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吧。在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17.14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其余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再去参观了解。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一段段沉重的历史,无论是开凿的历史,被破坏的历史,又或者是文革时期的事情,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看得懂龙门石窟吧。

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需要载体的,我们建设着景区,是为了有更多的人能更舒适的了解这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nh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