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头肉,不知为何,总是有一种不是牵挂,而是依靠的感觉。几天不吃,变会牵肠挂肚。不过,猪头肉我也不是谁家的也吃,因为,无论做什么,都是有水平高低的啊!
淄川的猪头肉,一到下午四点左右,便遍及大街小巷,街头巷尾。现在好像都有了自己的招牌,什么“贾家猪头肉”,“成张曲家猪头肉”等等,都是一绝,都是祖传。在淄川,实际上能称得上祖传猪头肉的,只有菜园村崔家和大邢村老张家猪头肉,现在都是第二代在经营。他们的风格绝对两条路子。崔家的猪头肉,绝对是原味,原汁,原色。除了姜,花椒,盐之类,好像其他的都不放似的,但是味道觉得一流,肉香四溢。也可以买回来,放到冰箱里冷藏,第二天起来,肉有点结实了,可以用到轻轻地切成薄片,一片片码在碗里,什么调料也不要放,让肉香自然的发散。再轻轻地夹起一片,像品红酒一般,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慢慢咀嚼,享受着美好,享受着生活。时光在流逝着,可是,美好却停滞不前了,也在这里,停了下来,慢慢的品味着崔家猪头肉!
如果是崔家猪头肉是小家碧玉的话,那么大邢猪头肉,则是关西大汉!他的肉,料重,味重,颜色重!以肉烂、肉黏,肉滑,肉香著称。他家的肉已经做成了很大的品牌。早晨10点出一锅,下午三点出一锅,一锅最少三十多套猪头肉和下水。他的肉,最适合直接但他家里热着吃。很多吃客也都是到店主家里吃!前几天我介绍过,吃他家的猪头肉,必须按点赶到他家里,满满一锅,大约30多套猪下水堆砌在锅中,气泡微微滚着,却是热气腾腾。店家拿起钩子,准确的插起猪脸,他卖猪脸,从不切开,一买就是一整个猪脸,大约二斤半到三斤。28元一斤,一个大约在60元到75元左右。从热锅里提出了之后,拦腰一砍,分成几份,一人一个袋子,趁热吃。因为刚出锅,热的不敢触,来回换着手,不停地吹着气,吹着气,用唇尖试着温度,冷不丁猛地咬上一口,半个猪拱嘴进入口中,脱脂的猪嘴,热,烂,粘,滑,香,还没能尝出什么滋味,滋溜一声,已经悄然滑进肚子了,接着迫不及待的吹着,继续呵着热气,一口一口,两嘴冒油,两手发粘,全然沉浸在其中,满身油腻腻的。回去再怎么洗手,到第二天,也有心理障碍,觉得两只手总是黏黏的。
今天中午11点多,正好和群里@邓先生聊着吃的经验分享,正在卖弄着昨晚参加的私人庭院聚餐。突然,接到一起到日照送人的“命令”。家令如山倒,立刻启程。途中路过大邢猪头肉,还是顺手牵羊捎上了一些,怕到日照饮食水土不服,虽然今晚就赶回来了。大邢猪头肉,可以说我每周最少买一次,每次店主两口子一分钱也不让!103元,奶奶的,只有102元,都不可以,没办法,只能把一张100元又分解开了!
一路欢歌,最起码我觉得是!去时三人,回来两人,那些猪头肉呢?当然不会再拿回家里,在路上,在路上,想想真美好,虽然每个人的手全部黏黏的,黏黏的!只留下三个空袋子,在22:30分,到家的时候,轻轻地放在小区的垃圾桶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