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含不会教你怎么写文档系列(一)

思含不会教你怎么写文档系列(一)

作者: 小寒含 | 来源:发表于2017-09-21 19:24 被阅读0次

上周11号(周一),领导交付给我一个工作,需要我整体统一一下查看图片的交互形式,目前为止很多部分都有这项功能,但是因为需求场景不同等其他制约因素无法统一。在我说好的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撰写之路,截止目前为止,8天的时间尝试过用不同方式去发现问题,同时一路又爆出各种神奇的事件,导致现在为止依然不是最满意的文档。接下来详细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考方式和优秀的思考方式之间的差距。

DAY1:接到“统一一下查看图片的交互方式”的需求之后,地毯式的寻找哪些部分会出现查看图片的可能性,为了方便记录,根据不同内容和触发场景制作一个表格。在制作过程中才慢慢了解目前app中的情况,如ios很多地方没有长按保存图片功能,图片的大小在不同功能中也有差异等。尝试统一未遂,因为没有更深刻的思考场景与展示的关系,而图片的产生(上传和选择过程)也没有过多考虑,使得内容空泛而片面。但是发现有相同或类似的功能,可以放在一起去做规则,例如私聊和答疑讨论的内容都是承载于环信上的,在统一效果的时候可以放在一起考虑。

DAY2:根据昨天的表格内容,从动效和展示方式再次尝试将其统一,发现更多的问题。如查看资源中有已下载和未下载两种情况,查看已上传的图片,在未结束的脑暴和已结束的脑暴中也是不一样的,ios在作业和课程圈中图片展示动效不流畅,测试题目在编辑的时候(web)经常无法上传图片,特别小的图片在私聊中发送成功后,缩略图太小而导致无法点击等。问题太多而导致思维混乱到无法继续,模糊的觉得应该是自己的思考有问题,然而并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

DAY3: 在慌乱之余,发现查看已下载的资源和查看资源图片的先后顺序,已结束的脑暴中查看结果和查看结果图片的先后关系。深入分析之后发现,不仅图片大小在查看的时候展示方法有区别,双击时的放大效果和缩略图也有所不同,同一张图片在不同模块下的展示方式也不一样,此时我已慌乱度double。决定先忽略图片大小的限制条件,制定一条通用的规则,规范几个不同模块下的“查看图片”。

DAY4: 参考了QQ、微信、微博、lofter、淘宝的图片展示规则后(这个现在看来真的是错的离谱,当时想的是将“查看图片”单纯作为一个功能去考虑的,连其他软件的使用场景都没有多想,实在是为自己的愚蠢点赞……),发现QQ和微信的使用者和受众更加广泛,并且老师和学生们在日常中都在用这两款APP,于是开始深入研究微信和QQ大小各异的图片在展示中不同的适配方式。当时的想法是把最复杂的规律get到,然后不断缩减到适合我们产品的规范,罢特,自己真的是很难砍掉自己辛苦得到的东西……

DAY5: 在领导的帮助教育和训斥之下(是的,宝宝确实有点委屈,因为真的想不明白TAT)将已经有的结果用文档形式展示出来,主要结构是依托一条叫做主行为流的东西,结合通用场景,将整个图片从产生到展示中会发生的情况列出来,制定了预览图、缩略图的小范围规范,以及大规则“点击查看图片详情(全屏)”(所以当时没有觉得是一个大规则的成因,大概是并没有想到这是每一个模块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再将所属模块划分为6个部分,每一个都进行了单独的阐述

周末: 在领导的再一次帮助教育和训斥下(是的我是复制黏贴过来的哈哈),将大规则插入到资源之后去叙述,将预览图和缩略图插入到私聊和答疑下方去描述,结果又错了(再一次摊手,现在想想是当时没有明白她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大规则(查看图片详情)先写,之后是资源、脑暴,接下来私聊、答疑,预览图和缩略图,以及其他部分。

DAY6: 不同大小的图片在不同手机中的展现方式,在文档中描述的并不准确,在寻求多方外力的帮助下,有了一套更准确并且简单的规则,以文字描述为主,图片示意的方式为辅,这样内容阐述的更为清晰明了。

DAY7: 此时已经是主要内容书写完成,开始进步一丰富的阶段。但这时暴露出一个问题,如果说之前是对业务了解不够透彻,而导致前四天走了一些弯路,那此时的丰富阶段频频出错,则是因为不清楚文档是给谁看的,看的人如何才能更好理解。于是将大规则下的交互手势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图片的表现强度也有所增加,并且终于在结构方面将大规则提出来单写了(鼓掌)。

DAY8:经领导的强烈指导下,不可以为学生提供保存本地的功能,因为资源是老师创造的,拥有其唯一的创作权。于是推导出,资源在被老师自己分享到课程圈后,依然不能有保存本地的功能,实际操作后发现确实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并且是用web view写的,这就意味着无法让小图片按照规范中方式的展示。

截止今天下午为止,文档中还有很多问题,如文字大小不统一,颜色除黑、灰色以外还有4种颜色,图片和文字的排版混乱,易读性差,文字大段的比较多,读起来非常困难。

接下来说说优秀的思考方式和产出物是什么样的吧~

DAY1:接到“统一一下查看图片的交互方式”的需求之后,基于对业务的了解,想出都有哪些功能中可以“查看图片”(或者寻求客户端的帮助),进行一番整体查看(纵向),了解目前产品中哪些是技术上可以实现的,哪些是多方原因导致无法实现的,在文档中列出来。脑中有较为清晰的结果,即符合用户场景和期望的“查看图片”是什么样的。

DAY2: 横向思考会由怎样的过程能产生这样的图片,发现缩略图和预览图的问题,并且结合场景和技术去思考其原因。“点击查看图片详情(全屏)”有粗略的框架内容。

DAY3:将横向和纵向的思考结果撰写出来,再对不同尺寸的图片适配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以微信和QQ作为参考依据,辅以ios相册功能,总结出适合产品的规则。

DAY4: 将用户期望、功能成因、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综合考虑,有条理的将文档写出来,大规则和小功能都描述清楚

DAY5:进行润色阶段,以不同的视角思考每一部分要怎么写才能让多岗位人员都能看懂,排版更加考究。

周末:要是真的能完成上面的每一个阶段的话,你周末真的可以打酱油了哦~

接下来说说,整个撰写文档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办法。

问题1:对工作内容没有大局观,搞不清楚大框架是什么,总是先出中框架,而后埋头做细节,导致进度慢,无法按期交付工作

解决方法:首先要清楚给予工作内容的人和阶段性的产出物,心中不断问自己3W,即who、what、when。以“查看图片”举例,who就是谁给我了这个工作内容,他/她希望是怎样的一种表达方式,看这个文档的人又是谁;what就是我要完成这个任务目的是什么,因为一个小需求可以连带出很多问题,知道做任务的目的,才可以在思考中更加张弛有度,而不至于天马行空;when就是什么时候需要最终版,知道这个信息就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更好的清楚阶段性产出物是什么,但如果时间远小于我的预估时间,那就要思考问题出在哪里了。其次,现在知道了自己本来就不擅长在思考的时候首先考虑大框架问题,那就要克制自己陷入细节的欲望,实在控制不了的话,可以先把想法记下来,留到稍后再用。最后,工作时间要集中精神,如果自己没有可以变换脑子(打闹和工作同时进行)的能力,就减少扯淡的时间,先把问题解决了再找小伙伴玩儿~

问题2:文档是给客户端、服务端、测试、设计人员看的,应展现的内容有所不同

解决方法: 因为涉及人员岗位比较多,加上对技术的不理解,可能会有一些困难。目前想到的解决方式就是多沟通,在挖掘问题的时候和多方面沟通的话,就可以学会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写出大家都看得懂的文档。

问题3:因为对业务的不了解,没法做到从上至下的去观察思考,所以才会像走迷宫一样去思考,问题频出

解决方法: 业务了解一是依靠时间,二是自己用一种整体的方式去思考并且写出来,比如接下来会写一个文档,以老师和学生的不同身份描述产品中的功能点,希望之后会有更清晰的了解。

总的来说,在这次的文档撰写过程中还有很多做不好的地方,并且还不知道怎样才将其解决,如优先级问题,如何更迅速而清晰的架起横向和纵向并存的思考结构,如何将脑子里写的东西用准确的方式表述出来,在书写文档的过程中如何将视觉引导性表现出来。就像题目说的,思含并不会教你怎么写文档,更不会教你怎么做ppt,思含告诉你的是自己思考方式的变化,也是一个逐渐走向规范化的过程。

人生而不易,看清自己,不断修正适合自己的方向,要开心并善良才是正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含不会教你怎么写文档系列(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wz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