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了孩子回家的路上,女儿问我一个问题,班级里有位同学给她起了外号,XX小慢慢。
她说她非常不喜欢同学这样叫自己,一天恨不得叫一百遍。老师也去提醒那位同学了,可是,他仍然叫。
关键,不仅叫小慢慢,现在还叫XX屁小慢慢。她说,因为这件事非常自己不开心,并希望我先给她一个简单的方法,待我到家塾班后再请教姬老师,更好的方法。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她说,她用了家塾班学习的方法,大声的对那位男生说:请你不要这样叫我,我有名字。最初,还好,渐渐的那位男生又开始叫了。
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陪伴呢?
孩子自上学起,就已经一半踏入社会,在她同龄的圈子里,有各种各样背景生活成长的孩子。作为父母,永远无法帮助她规避所有的泥泞坎坷,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她一起走。
所以,就有了陪伴的产生。过去我的方法是错误的,有可能会到学校找到老师,请老师再次警告。有可能会找到对方家长进行提醒。还有可能淡淡的与孩子说,别放在心上。
这样无所谓的状态,变成了日常里最多的时间。而现在,我明白智慧的重要、能力的重要,说出的每句话的重要。
在成长的路上,我有一种感觉,担心自己说错做错,所以便有了思考,这个思考就是,如何可以更好的思考。
在家塾班的课堂上,我分享了这个小故事。姬老师用了一句话,便解答了: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是啊,往往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说我不够好,却不曾看看自己到底好不好。如果同学说的对,确实是自己要改正的地方,要感谢这位同学帮助自己成长。如果同学说的不对,自己一笑而过便是。
再来说带脏字的事,如果自己用智慧的方法去与对方相处,结果对方还来骂自己,这说明要不就是自己过去的某些行为为同学留下这样的印象,要不就是 同学就是个骂人的孩子,他用骂人的方法,来提醒你看看你会不会和他一样也成为骂人的孩子。
做好自己,与他人无关。
网友评论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 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