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伙伴相约做咨询演练,听了他的叙述,我大概有了判断,约定了探讨方向,一步一步深入,刚开始,相对比较顺利。在此间,也有几处随时可以深入探讨,但我没有去抓,依靠感觉,我觉得可以再一路走下去。
可是,越来越不顺利,而且明显感觉到了阻抗,不但对方的情绪有了明显的阻抗,应对方式也非常明显。我觉得既然产生阻抗,这里应该是一个成长的部分。我自己觉得换了几个方法深入,但总是被对方挡回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明显有了力不从心,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时间也到了,就此打住。
瓜瓞绵绵
因为有熟悉度,所以俩人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我们把彼此对此次演练做的好的不好的部分都从自己的角度做了总结。对方首先说的是我没有共情到他,所以他非常抗拒。
我不仅思考,我为什么做不到共情?那一刻我做了什么?
我发现,我把我过往对他的带入了其间,在心理上,他在我心中有一个高大的形象,我没有做到共情,或者说没有想到需要共情,是因为我觉得他完全可以做到,他自己也说他能做,但是他却不做,这是矛盾的,我就想着要面质他的矛盾,让他看到自己的矛盾。可是,他就是不看。
我们俩就像拔河一样,我就想让他低头看他面前的坑,他就是大步走开,我生拉硬拽也拉不回来,于是俩人就开始较劲。所以最终失败的是我。
我的失败之处在于我太想让他看到成长点突破点,而忽略了成长是痛苦的,需要时间的。我的情感成分太少,并且带入了个人评判。还不够灵活不够艺术,无法很好的让整个过程流畅自如。
每天加加油
我以为的是我以为的,不见得是对方想要的,强迫对方顺着我走,是大忌讳,可是那一刻就完全忘记了。
把求助者当做活生生的人是心理咨询需要遵守的最最重要的理念之一,背会是没用的,还要会用。造成问题是把对方当成了自己,是以自我为中心;解决问题需要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进行换位思考。这些也都懂,可是做的过程中都忘记了。
不会,用的不好,不熟练,忘记了,都是因为训练的少,学以致用,熟能生巧,还是得训练,多训练,多做,才能多做到,多做好,才能越用越熟。
继续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