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刚刚睁开眼,打开手机,老爹的电话便打了过来,接起:“喂,爸,这么早”其实已然不早,正常来讲已经到了早上九点,是每个上班族上班的时间。可是今天的我,还赖在被窝里。
家乡的生活是天亮而作,父亲这些天在另外的城市工作,起床的时候不比老家早,但一定不会很晚。
“刚打你电话关机呢,今天是你生日。我也不会用微信,不然就给你发红包了……”老爹说着。
“咳,咳,嗯,没事,不用发的,你不说生日,我都忘了……”我不时清了清嗓子,最近几天感冒,别的症状没有,唯独嗓子比较调皮,由声线清晰变得浑厚。
在老爹的不断叮嘱好好吃药、好好吃饭下,挂断电话。
我的确是忘了,也或许是故意不愿记起。我是个对节日没太多概念的人,什么春节、端午、国庆,离了家,节日最大的好处就是放假,除此之外竟别无其他更深的感觉。就更别提一个小小的生日了,我不仅忘记自己的,也同样会忘记亲人的,年中父母生日,前一天还想着,到第二天准因其他事情,忘在了脑后。又总在事后很愧疚的打过电话去说自己太忙了。
其实哪里会有那么忙呢?无非是给自己的忘记找一个借口罢了。
所有的节日纪念似乎都只停留在老家的记忆中,包括小时候过生日,妈妈只简单的蒸一锅馒头、煮几个鸡蛋,就已经觉得是世间的美味。
北方人爱吃饺子,但我家在每个人过生日的时候是不吃的,据说是怕嘴巴像饺子一样被粘上,以后说话不利索,然而我虽没在生日当天吃过饺子,却也没有伶牙俐齿,好在到也没有磕磕巴巴,到也算是安慰了。
对于生日,有一回印象特别深,不知父母在哪里听说,那一年过生日的女孩子一顿要吃七个煮鸡蛋,会对孩子的健康、将来起到一些好的作用。
于是母亲便把当时家中唯数不多的鸡蛋煮了七个,前两个我吃的开心,他们看的开心,吃到第四个,我觉得实在是难以下咽,最后父亲说:“吃不了就不要吃了,下一顿吃,都是吃她肚子的,这顿和下顿没区别。”现在想来,不爱吃煮鸡蛋的毛病应是从那时落下的吧。
临近晚饭,老妈又打过电话来:“丫头,你今天过生日,从你帮我存的钱里取点自己买点吃的,买只鸡,要么买点豆制品,你不属虎,不属狗的,买点豆制品得了……”
“嗯,没事,我都不过生日,你们不提,我自己都没想着。不花你钱,我自己有,还我过生日,你生我的时候多痛苦啊,你也好好吃点……”
“你在家的时候,年年都过,现在我们也没法给你过生日了。生你时候的事,早忘了,再说现在我还得了一个大丫头呢……”
离家以后生日确实变成了可过可不过的日子,偶尔最亲近的人提及,也只当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的确普通!这个时节也不算是好的日期,不是春暖花开,不是草木茂盛,更不是落叶缤纷,只有天气的寒冷和树木的凋零,这样的日子有什么好期待的呢?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翻翻日历,已进年末,再细数本年的成绩,又依然寥寥。年初雄赳赳做着计划,年末低着头忏悔,每年如此,每年又乐此不疲。
想到这又要禁不住感叹,嘿,小同志,又长一岁了,你还是和原来一样没出息呀!
网友评论
过生日,无论如何要买个蛋糕,叫上身边的好友,一起吃个美味,送自己一朵玫瑰花,犒赏一下自己啊,自己在外这么不容易的!
你让我想到大学室友了,她也一个人在北京,还单打独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