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故事
微言▪随笔 姥姥家长大的孩子,总会拥有比别人多的幸福

微言▪随笔 姥姥家长大的孩子,总会拥有比别人多的幸福

作者: f304373e820e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6:28 被阅读275次

/回家/

我是姥姥家长大的小孩儿,童年时光,以及寒暑假期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我内心所有的柔软,都来自这段时光的影子。

假期临近,舅舅会准时骑上摩托车来接我。

也有时,是我和妈妈挤一趟8路城际公交车,往返在我家和姥姥家之间。

车上的人总是很多,妈妈把我和行李一起从窗户送进去,很多时候,上车时还算丰满的点心,下车时就干瘪了。

下了公交,离姥姥家还有一段距离,我们站在路边偶遇好心的街坊、老乡。

淳朴的乡下人,匀我们一把凳子或是拖拉机的一角,再给上一床厚被子。

沿路要经过一段地下道,看不到边际的农田,还有形形色色的工厂。

最喜欢的莫过于方便面厂了,那时候的方便面算是稀罕物件。

姥姥家总是一次买很多,用不同的方法烹饪,煮的、炒的、干吃的。

炒方便面味道最好,加入炒鸡蛋和青菜,是我幼年时期最美好的滋味之一。

回家这个概念大概从那个时候起就牢固的驻扎在我的心头,不管身处何方,回家是我们空闲下来的首要任务。

上大学的时候,要周转近3、4个小时的公交、大巴或者是火车。

军校的制度比较严谨,每周爸妈都会打电话帮我请假,也要回家。

想来,这并不是一个个体行为,或许是“臭味相投”吧,我身边的友人,无论身处何方,北京、上海、美国或者更远的地方,我们总要排除万难回到家乡。

并不是眼下有什么着急的事情,也不是我们不愿意社交、游玩,或是聚会,我们只是用最朴素的归巢表达着“父母在不远游”的简单情感。

/村小学/

打我记事起,姥姥姥爷还没有退休。姥姥是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姥爷是校长。

他们不上课的时候,就在家教我写字,我用白色的、红色的、蓝色的粉笔把堂屋的地面写的满满当当。

不到3岁的样子,已经写得一手好字,认识了身边所有亲人的名字。

尽管后来疏于练习,但是姥姥教给我的横、竖、撇、捺的轨迹,描绘了我为人处世的端正和挺拔的愿景。

姥姥上课的时候就把我带上,有时我呆在姥爷的办公室里,帮他敲上下课的铜铃。

那时候的我,带着稚童的无知,把掌控铜铃,理解为赋予了极大的权利和责任,经常篡改上下课的时间......

有时,我跟着姥姥上课,她在讲台上,我就在讲台下。遇到交头接耳的同学,毫不留情的拿起教鞭。

再长大一些,姥姥希望我跟着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

她一早给我准备了崭新的板凳,帮我送到学校。

大操场上,坐了3、5排的孩子,我被安排在第一排。

然而,我只去了一天,就哭闹着再也不肯去了,其中的原因我实在想不起来,但是那一天我哭闹着不肯出门的样子仍记忆犹新。

像极了我家臭儿子儿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时的样子。

不去上学,索性跟着远方亲戚或周边邻居家的同龄孩子玩儿。

农村的乐趣是贫乏的,但是也是丰富的。

我最喜欢村大队旁边的供销社,那里有一毛钱十根的粘牙糖,一毛钱5根的玉米棒,还有1毛钱两个的米花球。

姥姥家橱柜最上面有一个铁皮盒子,里面或多或少有几毛钱,我拿上去买上一些,变着花样的吃。

长长的玉米棒五颜六色,我把他们掰成长长短短的套在指头上,就像现在的孩子吃妙脆角一般。

说起吃,还有一则乐事。

那时,新乡已经流行起了酸奶,是玻璃瓶装的,用薄薄的纸附在瓶口,扎上一根皮筋固定,用塑料管轻轻一扎就有一个口子。

爸爸妈妈给我订了一年的酸奶,每天放学有阿姨送到家门口,一天一瓶。

渐渐地,我把喝酸奶当作习惯。来到姥姥家,喝不到了,就坐在祭祀祖先的桌子上哭闹。

姥姥事后苦恼了好一阵子,到底什么是酸奶呢?

/夏天的故事/

夏天的时候,我跟着村里的表哥,扯起一个大网,在村边的池塘捞泥鳅。

大大的渔网至少要四个青年才勉强拉扯动。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环境污染,池塘里满是小鱼、小虾,我们的收获还是不少的。

看着我小,大哥哥们就欺负我,只给我一条黄鳝,我兴奋的带回家要给家里加个肉菜。

从不宰杀活物的姥姥,强忍着不适,给我炒了一盘鳝丝,还交代我再也不要带这类东西回来了。

可是,我陆续又带回来了长出两条后腿的蟾蜍,到处扑腾的蝙蝠,以及数不胜数的蜗牛和蝉......

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空调和风扇,姥姥给我们餐后备上凉滋滋的西瓜。

再把堂屋的地上泼上凉水,铺上凉席,满满当当的躺满了人。

那时候,就觉得凉爽的不要不要的,比起现在睡在空调屋里还要舒适一些。

隔上三五天,姥姥给我们这群小辈洗头发、洗澡。

打好两盆热水,早早的蹲守在院里的大树下,趴在姥姥的腿上,任她把一款淡蓝色的名叫海鸥的洗头膏变成泡沫,变成水花。

洗澡更是有趣,不知何时,姥姥家的一角装了一个浴缸,平时不洗澡的时候就养上几条大鲤鱼。

准备洗澡之前,把鱼捞出来,把落叶收拾干净,一群孩子挤在其间,乐趣无穷。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时候,屋里早早准备了火炉。

姥爷特别勤劳,又善于创新和改造,早早的把屋外的一角码好煤块。

想起来,我在姥姥家长到10多岁,竟然连换煤球这种活都没怎么做过。

天黑的早,大家围坐在火炉边找各种事情做。

我最常干的活就是嗑瓜子,倒不是我喜欢吃。

妈妈喜欢,我又想妈妈,就把瓜子一个个磕开,把瓜子仁攒起来。

爸爸回忆,那个假期我给妈妈磕了近1斤的瓜子仁。

临近过年,傍晚是最忙碌的。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我们要开始筹备年货。

姥爷提前准备好瓜子、糖、锯条,还有蜡烛。

我们小辈儿忙着把糖和瓜子装进袋子,用锯条固定封口处,在蜡烛上一烧,就完成了最基本的分装和包装,我干起来乐此不疲。

每年的大年初一,按照当地习俗要起五更。就是五点种起床,吃完饺子,就挨家挨户的拜年。

家里条件不错的给孩子们准备5毛到1块不等的压岁钱,条件一般的就备上些瓜果糖豆,再交换些饺子,算是完成了整个村庄的情感交流。

我总是央求着姥姥,一定要在5点钟叫醒我,可是醒的次数少,睡过的次数多。

整个新年里,村口被支起超级大的秋千,可以坐着荡,也可以站着荡,飞的高的时候,好像能飞到天上一般。

村里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新年活动,有踩高跷、有敲大鼓......这项风俗延续至今,直到近几年我还回味无穷,带上儿子重温这段儿时的滋味。

到了晚上,姥姥把家里仅有的一个暖炉装上开水,放进我的被窝,躺进去的时候,床和被子都已经暖的冒泡了。

/爱的传承/

我渐渐地长大,学业变得越来越繁重。

寒暑假期间,不是被繁琐的培训班牵绊,就是被堆积的作业拖累,回姥姥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姥姥姥爷偶来看我,临走的时候,我哭得不能自已。

姥姥提出送我一个礼物,就在家对面的小超市,我买下了心仪已久的黄色小狗造型的闹钟。

保存至今,指针滴答依旧......

斯人已逝,我许多年都不愿意踏上那片土地,老屋破败了不少,烟青色的墙砖已经斑驳得掉了好多层,像那些逝去的数不清的岁月。

这里有我童年的点点滴滴,想来,是因为怀念,不想来,是因为怕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所以,不常回去的原因,忙是一回事,更多的是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纠结。

离开小时候,我有了自己的生活,我的儿子、女儿也成了姥姥家长大的小孩儿。

他们相较其他的孩子拥有更加完整和纯粹的幸福,因为姥姥把对女儿的爱无限放大到祖辈的身上。

他们愿意终其一生锲而不舍,去寻找这一角色的终极意义,阐释其真正价值,发掘它所包藏的诸多可能,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功业。

如果一定要问他们“伟大”在何处,也许便是它代表着某种人类自尊、自主以及向上而生的决心。

我怀念过去单纯而美好的小幸福,怀念姥姥细雨润无声的身教言传。

让我在现实的世界里身披铠甲,心有柔情。

相关文章

  • 微言▪随笔 姥姥家长大的孩子,总会拥有比别人多的幸福

    /回家/ 我是姥姥家长大的小孩儿,童年时光,以及寒暑假期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我内心所有的柔软,都来自这段时光的影...

  • 在姥姥家长大的孩子,总会拥有比别人多的幸福

    1. 在我们老家,农历的8月16日,也就是中秋节的第二天,是闺女串娘家的日子。而每每在这个时候,也正是秋...

  • 在姥姥家长大的孩子

    【姥姥家】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童年,是体验这个热热闹闹世界的第一站,是长大后的归属感。 姥爷是穷人家...

  • 记忆中难忘的除夕

    小时候的除夕夜,我总是赖在姥姥家过节,因为姥姥家人多,我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满屋子的人都宠我一个,我在姥姥家无法无...

  • 孩子总会长大,总会懂事

    今天爷爷奶奶去外地亲戚家做客,没有余座,儿子就跟着我去了单位。 对面办公室有空桌椅,我需要下去调解,他就自行和两个...

  • 孩子总会长大

    陪爸爸去送当年军人入伍表。儿子也积极的跟着去。折腾了一小天儿。回来累的晕呼呼,只有儿子精神十足。小孩子果然精力旺盛...

  • 孩子总会自己长大

    今天女儿升大班。不到7点,女儿就起床了,来到我的床上抱着我不说话。 我感觉到她有点情绪,从昨天开始,她就有了一点心...

  • 你别长大

    孩子,你别长大。 别丢了, 肉嘟嘟的嘴巴, 软绵绵的脚丫, 还有那黑湫湫的眼睛眨巴。 孩子,你别长大。 别丢了, ...

  • 我是姥姥家长大的孩子

    像东张西望的鸟儿 我再一次深情地望向这片土地 村头挺立的白杨呵 你是否记得我小时候胖胖的样子 村南深沉的土地呵 你...

  • 我们都是姥姥家长大的孩子

    文/半夏 昨天,我们所有的表兄弟姐妹在一起聚餐,说说话,聊聊天,把酒言欢。 因为,我们都是姥姥家长大的孩子! 听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言▪随笔 姥姥家长大的孩子,总会拥有比别人多的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sj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