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回家,父亲看我一直看手机,告诉我,整天拿着手机看,眼睛视力可能比他都要差了,他还说手机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天天在那上面看。
父亲退休后,回归老家过乡村生活。
乡村是上帝创造的,现代都喜欢在人类创建的城市里生活。现代人在城市里生活就是整天看手机。
我跟父亲解释说,我看手机是在读书,也是在手机上写字。
我不知道,看手机是在读书,是在写字的解释能不能让父亲能够接受。一个时代的人和一个时代的人,确实会出现一些难以讲清的,难以解释清楚的事。

今天,我读了干国祥公号上面写的一些文字,干老师的文字中的流畅与思辨流给人广阔内心视觉感,犹如聆听一曲曲舒畅的音乐带来的内心舒服感。
干国祥老师在今年8月份之前的近三年,一直在简书上面写字,干国祥老师的团队很强大,他的粉丝很广大,因为他在简书上面写字的原因。他的团队,他的粉丝也齐聚到简书上面读写了。


但是到了8月份的时候,干老师就离开了简书。
离开了简书之后的干老师,是到了他的公众号“痴且狂”上面去,继续他的写字。
这近20年来,干老师从在PC时代的网络空间,然后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上面,总是在不断地辗转着他的读和写。
这样不断的移动,不断的游离,似乎给人感觉到一种总是处于动荡之中飘泊。
于是,这也让我觉得,自己也多少有点如是的触动吧。
我与干国祥老师,其实是没有见过面的。之所以知道干国祥,是通过魏智渊老师介绍。与魏智渊校长之间,不但见过面,而且曾经还在同一个团队中,合作了几天时间。
魏智渊老师,其实也是一个漂泊者。他与干老师是长期相处的,是因为有理想,有共同的教育梦想而处在一起的。
魏智渊老师现在还在简书上面的。
像魏智渊老师,干国祥老师,还有他们一起团队的成员,以及共同梦想的成员们,都是一群大量的阅读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各样的书籍。他的这种大量的阅读的量,往往超过我们所能够想像的数量。
经过了那样的大量读书以后,又加上了处在于网络时代而带来了,无边界,无栅栏,无藩篱的全球化思维痕迹的文字解读后,实在是无法定义出,这样一群人的大脑中的思维状态的。
而处于这样状态的这样的人,现在不只是在教育行业,还有在许多行业里。
近三十年年来,我们在地理空间中看到的是城市高楼大厦不断长出,改变了传统的空间视觉,我们在思维时空中,是探测不出,实在是无法探测出,这个时代中一些头脑里的思维,已经演变到怎样的维度中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