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父母离异,母亲不要他外嫁,由爷爷奶奶(母亲的父母)一直带着,后来父亲不要他也重组家庭,爷爷奶奶从小宠着,因小学时多次去学校教训老师,导致老师不敢管,现在爷爷奶奶年岁大,负担不起,通过村上解决将孩子送到其父家不再管,重组家庭的父亲家有两个孩子,父亲需要外出打工谋生,家里就那孩子一个人。目前12岁的孩子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沉迷游戏,花钱无数,讨厌父母,家里人不敢管也不想管,这种情况,作为老师的我该怎么办?
当我看到这个案例,我为这个不幸的12岁小男孩感到同情和惋惜,作为老师的我真心想拉他一把,想对他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她,让她走出阴影。因此,我会找他进行谈话,举出了她身边老师、同学与其有类似的经历。同时,我更加地关心他、安慰他,以减轻他的内心痛苦,使其通过自身的努力,战胜自我,而且告诉他,以后碰到了想不通的问题,就主动地来找我,这样解开了他的思想包袱,用真心去感化他,引导他走上正确的道路。
一、深入了解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分析
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都不成熟,他们是脆弱的、敏感的、无知的。通过谈话我发现案例中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具有自卑感
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从不谈起甚至回避谈双亲的事,对任何人都保守着这个秘密。这些学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生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要改变环境,但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顺利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从而上课回答问题不敢举手,即使老师点名叫到他们,他们由于怕回答错了,其他同学笑话自己,而不敢大声回答。
(二)感到孤独,做事我行我素
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失去疼爱他的爷爷奶奶,特别是随父亲或生活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 整日沉迷游戏,花钱无数,讨厌父母,少言寡语,胆小怕事,自卑,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整日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控力差,对集体漠不关心,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久而久之,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心理特点。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不遵守校规班纪,学习成绩较差。
(三)对任何事都感到怀疑,严重的逆反行为
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从小失去了父母的陪伴,呵护,对任何事物都抱怀疑态度,不愿意相信任何人, 讨厌父母,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把继父母的关心当作是坏事,认为他们在害自己。没有集体荣誉感,不参加公益活动。学习上拖拖拉拉、无上进心,,他幼小的心灵早已背上家庭沉重的包袱,他们感到自己被父母拒绝,为家庭的破裂感到羞耻。这种类型的学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不服从老师的教育,经常与老师作对,他有时会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他有时为发泄内心的郁闷,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老师的注意,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他们做事很少考虑后果,容易受外界诱惑
二、对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的心理疏导策略
针对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的心理现状和心理需要,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倾心交谈,还特别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卡,及时分析并提供辅导他。同时在师生交往中我用爱的语言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用爱的行动传递温情,引导他们善待自己,用爱的激励,使他们重拾自信,不会远离他,指责他,帮助他走出心理的阴影。如果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在我班上,我会采取以下措施对他心理疏导。
(一)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倾吐、发泄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一些倾吐、发泄的途径。我在班上以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心中的苦恼,帮助他找出问题的症结。上课时可以通过写作文方式来倾吐他心中的烦恼,发泄他心中积压已久的郁闷情绪,让他摆脱了心理上困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二)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鼓励学生消除自卑
在班上我会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积极鼓励他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用集体的“爱”来温暖他孤独的心,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使他感到集体的温暖。
(三)用爱心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上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爱学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而得到老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子女, 尤其是案例中的这个12岁的孩子,他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当他们看到其他的孩子被很多的“爱”包围着,既羡慕又自卑,渴望得到爱的关心。他们的心灵极易受到了创伤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对他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反复无常的特点,思想工作不能简单化,我对他的教育要有耐心、有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只有无私的爱和耐心的教育,才能激起他们的上进心。
(四)及时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可以说,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就单亲家庭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要求家长不要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在孩子面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