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孩子的错误目标
孩子的不当行为,通常是因为它们拥有一个错误的目标。寻求过度关注,权力之争,进行报复,自暴自弃是孩子不当行为的四个错误目标。
第一,通过得到过度关注来寻求归属感。孩子会认为,只有当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时,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因此他会发展各种得到关注的技巧,找到各种让别人为自己忙活的方式!
如果可爱的方式不能得到关注,孩子可能改用令人恼火的方法:比如哭哭啼啼,恶作剧,拖拉等等。他们认为,当父母为他的行为暴跳如雷时,至少注意到了他的存在,每次我们对这种要求过分关注的行为妥协或者让步,就是增强了孩子的这个错误观念,更加令孩子相信只有用这种错误的方法。才能找到自己渴望的归属感。
第二个错误目标是“权力之争”。通常出现在父母强行制止孩子要求关注的行为后。。孩子决心用钱权力之争来击败父母。从拒绝父母正当要求中得到满足,这种情况的孩子会觉得如果顺从父母,就是屈服于比自己强大的权力,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感,对有些孩子来说,被比自己强大的权力打败,让他们感到不安,结果他们就会通过所有努力展示自己,才有更强大的权利。当父母恼羞成怒开始动手时,就好像在说:“除了比你个子大,力气大,这个优势我什么优势都没有了。”当父母孩子中的一方享有支配权,是权利之争就开始啦。
第三个错误目标是报复。当父母和孩子逐渐在权力之中越陷越深,都想征服对方,就有可能发展出强烈的报复行为。内心沮丧的孩子可能会开始认为,只有报复才是体现自己有意义和有价值观的唯一途径,现在他确定了自己不被喜欢,也没有足够的权利,那么它的价值感要通过伤害他人来体现,这是为了补偿自己受伤的情感,他的错误目标就是反击和报复。这样的孩子恰恰是需要鼓励的。如果你惩罚了孩子,就证明这个孩子真的是坏孩子,同时给了他更多的心理动机,做出更多伤害他人的报复行为。
彻底的气馁,会产生第四个错误,目标表现为自暴自弃。这样的孩子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成功的机会。觉得非常的无助,进而利用这个无助夸大自己的弱点,有时甚至是夸大自己想象出的弱点,目的是避免去做那些他预料自己会失败的事,否则会更加的难堪。有时候看起来笨手笨脚的孩子通常是个很气馁的孩子,他在用愚蠢回避努力。
明白了孩子不良行为背后这四个有可能的错误目标以后,我们就有了行动的心理基础。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告诉孩子,我们怀疑他有某种错误目标。这样的言行不但不会有帮助,还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心理学知识是我们行动的基础,而不是对孩子说出一番话来对付他们,孩子对自己的这些目标毫无所知的。我们知道这些专业知识,让我们对孩子的错误目标有了意识,不但可以了解孩子行为的目的,原来让我们不理解很恼火的行为,现在我们明白了,我们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我们只是努力改善他们的行为,有时我们做得很对,也未必会成功。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我们不能负担为孩子做决定的责任,这个责任和权利是孩子自己的。还有,我们孩子的问题不是立刻就能得到解决的,发生问题的那一刻,是一系列问题中的一次体现而已。也不是通过一次正确的回应就能全部得到解决,我们可能需要朝着更深度改善孩子方向去努力,重塑孩子的性格特质。
父母们通过学习改善自己,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发展和谐社会需要的性格特质,得到社会的归属感,让自己拥有幸福充实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