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認為:人類是地球的主宰。
有人更認為:智能機器人是未來地球的主宰。
自從谷歌旗下的DeepMind團隊研制的人工智能AlphaGo在三番棋中,完勝當今世上第一圍棋高手柯潔之後,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機器人簡直是新興超人類的代名詞,風頭更是超過了所有人類,什麼歷代武林盟主、當代各領域專家精英,名星網紅大V更是不在話下。有知名學者甚至還認為:智能機器人將會在不久的將來,也許也就十幾二十年吧,就要取代凡俗人類主宰地球世界,太霸氣了~想想都覺得十分恐怖。為此,人類是否也應該多些思考關於科學的哲學問題,尋找自己未來在地球上,或是宇宙中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不過容許在下斗膽說句實話,無論在任何時候,人類從來都不曾是地球的主宰,真正地球的主宰,往小的說是地球本身。地球不僅是人類生存的母體和載體,而且地球本身也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只是其生命週期以百億年計,以人類的百年壽命根本無法理解。如果往大點說,地球的主宰應該是太陽,沒有太陽的引力,地球或許早已經是太空中的塵埃了。如果再往大點說,地球的主宰應該就是宇宙,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是人,或是智能機器人。

如果從地球本身的角度看,從萬年甚至億年為單位的時間長度來看,人類也許只是栖息寄居在地球表面的寄生蟲。在這一點上,中國古代善於哲學思考的先人,竟然有著十分高瞻遠矚的深度洞察,也可以說是很有自知之明,因為古人把地球上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都無論貴賤一律稱之為「蟲」。

地球世界的動物--「蟲」共分為五类,分別是鱗蟲、羽蟲、裸蟲、毛蟲、介蟲,以對應包容天地萬物的木火土金水五行。鱗蟲是指魚類及蜥蜴、蛇等有鱗的動物,以及有翅的昆蟲,其中龍為鱗蟲之長。羽蟲指飛禽等有羽之類動物,其中鳳凰為羽蟲之長。裸蟲是無毛的動物,指人類及蛙、蚯蚓等,其中人為祼蟲之長。毛蟲指地上的有毛走獸之類動物,其中麒麟為毛蟲之長。介蟲指有甲殼的蟲類及水族貝類、螃蟹、龜等,其中靈龜為介蟲之長。由此可見,古人已經意識到地球上的一切眾生,都不過是地球上的小小寄生蟲罷了。

所謂的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現在看來只是人按照自身的功能仿造出來,具有人的部分功能的復制品。從最新發布的人工智能的科研進展情況看,其功能也并未超出人類現有的功能,雖然在局部功能方面,主要是記憶和計算會有所超越,但是總體綜合能力還差得很遠,更不要說能成為一個像人一樣有自主意識的生命體了。其實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人不斷認識世界,并仿照世界上存在的事物,不斷制造出新工具以增強自身能力的歷史。人類通過利用制造和使用工具強化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從刀斧長矛到弓箭槍炮,從制鞋騎馬到汽車飛機,從記數算盤到電腦以及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都是如此。

除此之外,在地球的生態大環境中,無論是從物質的充分利用形成的制造成本,還是從整體工作效率,以及物質能量轉化等方面相比較,智能機器人和自然人在生存能力、功能活動等等方面都相差太多了。例如:人的能量轉化系統非常精妙,吃不同的食物轉化成不同的能量,以提供不同的生命活動功能。而且維持一個幾十公斤重的人體活動功能,所需要的電能僅僅只是以毫安來計算,這個能量效益太驚人了,換成是機器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

如果跳出人類的思維模式就會發現,從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來看,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目前都還是很笨重粗糙,能源材料技術成本高昂,而且還不環保,不夠精緻巧妙,沒有美感。畢竟自然界和人是神造的,而機器人是人造的,怎麼可能一樣呢?如果以為可以在地球上爬來爬去,沒有所謂的競爭對手就認為那就是地球的主宰,只能說是圖央圖森普。

現在的科技水平之高,恐怕在本世紀十幾年的發展,比之前的一百多年的發展不知要高多少,對物質的研究精細到分子水平,對生物的硏究都在基因層面。但是知道物質的構成是一回事,知道物質是如何轉化的,以及在物質的基礎上怎麼形成生物的生命活動功能,甚至復制出這種功能又是另外一回事。到目前為止,只是一個植物簡單的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能量效益,人都還无法復制出來,更不用說制造出更安全高效的能源,來維持高智能生命的活動所需的能量。

其實,我很相信人工智能或者智能機器人一定會在某些方面超過人類的能力,因為人對自己大腦的認知學習思維等工作方式的了解,已經掌控得越來越精細了。現在的人工智能基本上就是用電子元件重建一個大腦模型,但是按照人類的思維模式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到達極限。道理很簡單,人工智能也許在某些方面比人腦強大,比如記憶和計算,但是超出人類大腦原有功能的部分,創造出更強的大腦,人類的研發就不懂應該怎麼做了,只能說,那是神的領域。

就先別說造人吧,不如先造只蒼蠅如何?就算你投資幾個億花幾年時間造出來一只高仿真的蒼蠅,可是幾只蒼蠅不出幾個星期就可以繁殖出幾百上千只,而且還不花一分錢,還能夠利用多種自然資源,高效自我繁殖復制,不用充電自己解決能量供應問題,並可以通過學習提高生存能力,身體機能適應環境不斷進化,死後屍體很快分解并在生物圈中循環利用,不浪費資源,不污染環境。

如此看就很明顯地知道,人造的和大自然(神)造的怎麼可能比?大自然的造化總是能夠物盡其用,沒有多餘不會浪費,不同生物種群可以在生態環境中循環再造。而人造的雖然有些也很精巧,但是會造成資源浪費,產生廢物,這應該就是人造與神造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所以將來的事,應該不會是人能夠說了算,更不是機器人說了算的。那些認為人工智能或是機器人將來會主宰人類,統治地球的勁爆場面,恐怕永遠只是科幻電影和小說裏的情節,或者只是希望借此更加引人關注,為達到某種商業宣傳效果而已,千萬不要當真了。

我也相信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機器人會是極具未來潛力的科研課題,是富有創意的超級科技產業,同時也是眾多媒體勁爆眼球的好題材,但凡事都有個譜,別說太過了就好。
(圖片來源自互聯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