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周二 刘家山 阴有小雨
经开区税务局走访合影
开会
陪市县领导入户
一早起来,天上下起了蒙蒙蒙细雨,远山、村落都是白芒芒的,唯有村口的红旗、宣传栏还依稀可见,这是刘家山秋冬季阴天常有情形,不足为奇,只是苦了下村的包村领导、村干部,雾天视线不好,开车骑车都要注意安全。
为迎接省检,大家都拼了,镇上各部门提供的各种佐证材料要逐一装入户档,镇上统一印制的档案袋也已收到,为了脱贫迎检,多花点笔墨纸张不算什么。
一早,接通知,市县扶贫办、发改委的领导要来石坎子安置点,入户走访,查看基础设施配套情况,为下步省考作准备。
我对迎检向来不是那么感冒,就由村组自由安排,自主发挥,不料,一放就乱,走访的四户农户好话感恩的话不讲半句,礼貌的语言没有一言,抓着安置房开细裂的枝枝叶叶说个不停。
真是好话无一句,废话一箩筐,领导听了,当然不高兴,一个结论下来,群众认可度低,满意度不够,须加强宣传教育了。 我虽然很生气,但并不觉得奇怪,这才是这些群众的本色表现。
顾家村、石坎子、锅厂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农户思想偏激、狭隘,信奉“不吵不闹、不会得到,又吼又叫,便宜占到”的心态,特别是顾家村尤为严重。
这几户不能代表整体,但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他们说点感谢话、感恩语却是难上加难。这个地方,声大就是有理,闹得、吵得就是能力,交流方式还有点特别,既便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更不要说邻里之间,许多时候,说正事也是恶言恶语,稍不如意就会打骂开始,村里、镇上头痛不已,入村谈事,总被围攻,一言不合,就闹开来,一些项目也就不敢考虑他们。民风不怎么好,外界观感不佳,项目安排困难重重,总的来说,他们还是吃亏。
2017年12月底我来到刘家山,在熟悉村情民意的过程中,就记住了顾家村的“恶名”,真可谓是“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驻村帮扶以来,我先后到该小组不下十四五次,组织召开的群众会不下七八次,从原来的围攻、一轰而上、吵吵闹闹到如今能心平气和地听写宣讲、有理有据与你交流、见着会请你回家坐坐,我觉得已是进步不小,特别是组长国满。
当然见着别人就诉苦,见着领导就叫穷,见着便宜就想沾,一点小事一根筋,在几位妇女、老人心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你想一想说不定讲了说了,不小心也就给点什么,或解决什么,这样的诱惑还是满大的,而且往往也如愿以偿,风气也许还是我等带坏的。
顾家村老村地处地质滑坡地段,已列入易地搬迁拆除范围,要逐步迁出。现在搬迁进城有14户,搬迁到镇3户,石坎子安置点15户,户口在村长期外出及末搬住在老村或散居还有几户,虽然“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已经解决,但生产生活还存在诸多不便,有点怨气也还正常。
经开区税务局、宣传部的干部挂钩帮扶顾家村,他们每年的走访对他们也是一种引导、教育,同时,从部门经费中挤点资金,购点物资,力所能及帮助他们。石砍子子安置点的太阳能路灯、不锈钢围栏、水源点水池、爱心超市的物资、生产生活便道的整修,经费大都来自于帮扶部门及个人,受益的是当地群众,特别是安置点百姓,这点他们也是认可的,但要他们讲出来,难。
我给顾家村乡亲谈感恩教育,进行政策宣讲,讲到一个学习,二个转变,三个会说,四个整理,先后有二三次。
一个学习是“向老祖宗学习,搬出大山天地宽”。顾家山村基本都姓顾,清朝末期兵荒马乱时从井田搬迁到这密林老箐居住,繁衍生存于今。先辈为了生存,为了避祸,搬进深山,才有现在这个大家庭,有这么多后人,如今国泰民安,顾家后人要有勇气,向先辈学习,为了发展,搬出大山,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个转变,转变思维方式,转变说话方式。要开动脑筋,转变思维,立足自身勤劳致富本领,杜绝“等靠要”的想法,善于借脑、借力促脱贫、谋发展;要会讲好话,交谈交流时要心平气和,不要动不动就毛呛呛的。别人不欠你顾家村什么,要怀着善意与交流,要学会对别人的帮助表达谢意,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有家族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留好名,传佳话。
三个会说。会说礼貌语,来客来访,学会“请”字当先,学会让坐,“请进、请坐”随时讲,“谢谢、再见”不要忘;会说感恩语,父子之间要有孝养之意,兄弟姐妹、邻里亲戚要有互帮之情,并且要表达出来,“谢谢你”、“麻烦了”不要讷于心中,要能及时大声表达出来,要感恩党的领导、感恩现在的好政策,对别人的帮助、各级支持帮扶要表达感谢并讲出来;会说实在语,对享受的政策要认账,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实实在在讲问题、谈不足,不信谣、不传谣。
四个整理,现在居住生活条件改善了,交通出行方便了,生活质量要提高,环境卫生条件要改善,围绕人居环境提升“五净一规范”的要求,要做到四个整理,个人形象整理,要勤洗勤换、保持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整理,房前屋后柴堆及其它物品要堆放整齐,及时清扫;室内卫生整理,要高度重视室内卫生,对客厅、厨房、卧室要随时打扫,注意保洁,物品摆放整齐,锅碗瓢盆要及时清洗,被子要收拾折叠完好,及时清洁换洗衣物被子;圈舍、“三堆”整理,鸡鸭要圈养不能放养,要保持养殖环境卫生,及时清扫消毒,要规范草堆、粪堆、土堆等“三堆”,及时清除畜禽粪便,不能哪里方便哪里倒、哪里方便哪里堆,培养公德意识,树立良好卫生习惯。
三讲三评,感恩教育,政策宣传,院坝会,火塘会…。针对不同场合不同人群,时长时短,我是入户必讲,下村必讲。三年来,不知讲了几场,严格按照习总书记要求,不放弃一村、一户、一人,履行驻村职责决不懈怠。
至于他们听了多少,听进多少,还是左耳进右耳出,随风飘走,只能随缘。我想,只要驻村一天,我还会讲下去,帮扶也决不松劲。转变是渐进发生的,从量变到质变,凤凰涅槃做不到,顾家村的蜕变正在进行。
顾家村啊!顾家村,想说爱你不容易。早9时记于村委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