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感谢“会飞的鸟”邀请!
孩子的基因来自于父母,所以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孩子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情绪等生理特征肯定都在某些程度和其父母是一样的。而从社会性格来说,孩子们的最早的生成环境就是他们的家庭,而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其父母,所以孩子的社会性格肯定也是向其父母习得的最多。所以,无论从生物遗传还是从环境影响来说,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肯定是与其父母有紧密的关系,无论孩子是“变好”还是“不好”,其父母肯定都有着无法推卸的关系。
任何一个孩子,他的出生都离不开父亲和母亲,所以孩子的成长,必然离不开父亲和母亲双方的影响,而孩子的成长过程,主要来自于对父母的模仿,包括行为的模仿、思想的模仿、观念的模仿,可能是正向模仿,也可能是负向模仿,而这些都会受到父母双方的影响。
既然是父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好”,那么怎么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好”起来?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可能要教给孩子的都是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诚信、责任、乐观、积极向上等等正面的人格特质。
怎么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孩子。如果是这些正面的人格特质,其实只要家长自己能够做到,孩子自然会向自己的父母学习。坚韧、勇敢、有担当、遇事不逃避,这些都可以由家长直接做出行为榜样即可,孩子自然就会跟随着来学。因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是怎么样的行事风格,孩子自然也是什么的风格。如果家长自己做不到,那么孩子只会学着怎样应付和弄虚作假。
另外,对于孩子“不好”这一点,也许有其他的解读,因为每一个个体都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缺少的不是闪光点,而缺少发现闪光点的眼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几十年前,有一位学习成绩很差的孩子,全学校的老师已经在劝家长带孩子弃学回家,实在是跟不上班级的课程进度,然而这位孩子的父亲没有放弃,依然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优点,依然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这位父亲没有放弃,于是,我们才有了现在非常好看的《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系列漫画。
所以,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如何对待孩子的“好”与不“不好”,主要在于父母如何如何看待他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最后,其实可以很简单地问一句“如果你的孩子考试只得了30分,你还爱他吗?”,当家长能想清楚这个问题,他们就能很好地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了。
==================
如果有问题,寒竹哥也欢迎你随时留言,或发送私信,寒竹会尽力和你一起探讨,找到最适合的办法。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