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啥模样才好?我看难有统一模式。还就按照自己喜欢,随心所欲活吧,只要不让别人生厌,不给自个添堵,这样就已经不错。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味任性自个喜欢,一点不顾及他人,未必就能讨喜,就能心安理得。原因在哪?因为生而为人,必然带有社会性,就得顾及人与人的关系。有的说,我就这脾气,习惯独来独往,别人想怎么样,与我没关系。可真会没关系,或一点关系都没有?显然不太可能。因为你认为的没关系,没准被别人代劳。抑或你已经被边缘化了。
现在的社会观念,倡导避免无效社交,提升独立、自主能力。这样的观念,可谓切中时弊,意在注重交往质量。但也不能因此走极端,步入死胡同。生活在社会中人,哪能完全杜绝人际交往?即便可以依仗人工智能,做到万事不求人,但也难以摆脱社会需求、绝了人际联系。莫要看现在物质生活方面,啥都不缺、啥也不愁,但心灵方面、情感方面需求,或许比过往更甚。尤其是老年心灵孤单、情感失落,更是离不开亲情、友情的知心抚慰,当然也包括社会关爱。当下居住在大都市的人们,因为工作忙碌、生活紧张、观念异化,导致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如果长期这样,心理疾病必然滋生,精神抑郁难以避免。我也曾去过二线、三线城市,虽然不够时尚、现代,但人情味比较浓郁,尤其是过年过节、婚丧嫁娶,亲朋好友汇聚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使人间真情得以交流、滋润、绵延……
这人一老呀,容易犯倔、认死理。其实呀,根本就用不着。现在网上“老年鸡汤”,该如何优化认知,为人处事的,还真不少。甭以为都是年轻人的糊弄,经常看看、想想,大都还是在理。这又回到开篇所说,老年该是啥模样了,该啥模样?面露慈祥可亲,胸怀厚道良善,为人坦荡实诚,处事通情达理,还得格局豁达包容。都这把岁数了,通体应该丝滑、温润才是,何必执拗早年血气方刚、不依不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