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文集 我的读书笔记:《…乐读…》
分不清情分和本分的差别,居然和婴儿早期的抚养质量有关…没想到这两者之间竟然有关联。
我们平常说情分本分说得溜,事实上我的确没有深想情分本分是怎么回事,就像我们会用桌子,都会说会用,却很少谈论探究桌子是怎么回事、桌子最本源的元素。
图片截自微信读书App
所以,倘若不是双胞胎多胞胎的情况下,两个孩子只相差一岁,面对第一个婴儿,母亲既要面对自己初为人母的状况,还要怀着第二个宝宝。当母亲怀第一个就没有做好准备,第一个孩子在婴儿时期也就很难得到高质量的照顾,婴儿早期将缺少对乳房是好的的信任。为保护自己的心理感受,婴儿屏蔽掉乳房本身也有“坏”的时候,没法满足自己,拒绝接受乳房给自己带来挫败的事实和负面的情感体验。第一个婴儿出生不久,母亲出现打胎或家庭家族中其他与自身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母亲若产生负面感受,负面感受没有得到理解、有效释放和开解,也将严重影响母亲的情智,对第一个婴儿无法做到高质量照顾,婴儿也一样会如前所述,将乳房与自己视为一体,只接受乳房是好的这一正面体验。
相反,当婴儿早期得到了高质量的照顾,再到下一个阶段,即使乳房有“坏”的表现,无法时刻满足自己的期待,孩子也能够接受,即顺利过渡到能够同时接受期待被满足和落空。
前一种抚养情况,孩子长大成年,心理上也将不能接受自己的期待落空,因为心理上仍然把自己与别人视为一体,就像婴儿时期母亲围着TA转,饿了乳房就会送上一样,认为别人给的是本分。倘若别人不给,TA会陷入自恋性暴怒(愤怒)。即使是当了老板,心理上这个缺陷未曾弥补,也将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是员工的责任。而事实上当初乳房并没有时刻满足,是婴儿初期为了防御,保护自己的感受,让自己相信乳房是好的,以确保我是可爱的,值得爱的这一生存信念(婴儿和孩童天然觉得父母对TA的态度是取决于自己的。婴儿觉得自己是宇宙中心,周围一切围着自己转,为自己提供一切,同时父母也会有意无意灌输自己的喜怒哀乐和TA有关。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我”的问题)。婴儿长大成年后,延续了这样错误的心理观念,自体无法正常过渡到与客体(乳房、母亲、他人)分离,仍然将自己与别人的体验同自己婴儿早期的体验当作一致的,只存好,不接受坏,分不清你我,自然无法分清是各自的责任,自然分不清情分与本分的差别。都是自己,还有什么本分情分之分呢。
第二种抚养情况,孩子长大成年,心理上既能接受别人的帮助,也能接受别人的拒绝,因为TA的心理定势里已经接受既可以被满足也可以接受期待落空后的失望,将自己与他人分开,自体与客体分离,责任各归各,也就很自然清楚界限,清楚情分与本分之别。别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额~王老师这一通分析,把本分情分直接和婴儿期的心理链接,佩服~又打通了一关吖^_^~嘿嘿我自己再讲一遍,更通了。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