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们对“独立”这个词说得越来越频繁。到处都是“女人就要独立,自信,才能过好人生!”之类的鸡汤谈论。
可是,文章它只是给了你鸡汤,并没有给勺,于是有的人就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灌”。
特别是“独立”这个词,发现很多人对它理解有误区。单纯的以为女人是不靠男人,自己能喝的起咖啡,吃的了大餐,买得了包包,买得起房子,自己一个人能完成事情就是独立了。
于是面对别人友善的帮助,选择拒绝;有机会与别人合作,她们选择单打独干;有男生追求,不必了。
因为她始终坚信“要独立”!
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精神,家长对孩子任何事情都选择不帮助。
上厕所没带纸,帮忙拿一下?不行!生病发烧卧床,喊爸妈帮忙倒一杯水,不行!想吃一个新菜,不行!这道题真的不会,给我讲讲?不行!
只要跟帮相关的,就是要求自己弄,要独立!到底该如何界定“独立与冷漠”的界限?
最可怕的,因为所谓的“独立”她们把自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冷漠,拒绝合作交流,孤冷高艳的样子。
培养孩子独立没有错,但是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爱的存在,真正则令人遗憾。
很多人对“独立”的误解就是将它绝对化。
我们或许该学一学庄子的智慧,“外化而内不化”。“外化”就是面对外在的世界的通达和顺应。“内化”是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
当我们践行“独立”这个词的时候,一方面试着顺应世俗的规则,以及人际交往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保持内心的精神独立,独立判断,独立思考,当然也有自己的准则。
中国人讲求“阴阳”、“刚柔并济”,就是让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那么“轴”,而“独立”也可以做到“刚柔并济”。
当我们喝心灵鸡汤的时候,记得多一些思考再行动。
愿你真正的独立又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