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

作者: 轻言细语0001 | 来源:发表于2019-11-07 16:22 被阅读0次

作者:青青*子衿

我一直在等待这样一本让我了解文化大革命历史的书。

十几岁的时候就听爸爸讲文革中他和爷爷的遭遇,那时只觉得他们受过很多苦,要好好学习才能对起他们。并且在心里对文革是有恨的,如果不是文革,爷爷和爸爸就不会受那些苦。也就萌发了要了解这段历史的念头。

然而看到的文章大多是对这段历史的大的概括总结,只当作一个历史事件。也有小说和电影以文革为时代背景来突出主人翁的命运遭遇。很少有一本书能真实反应那个时代下普通百姓普遍的个人遭遇和这遭遇下支离破碎的心灵痕迹。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正是这样一部纪实性的小说。口述实录了一百个普通百姓最具代表性的时代遭遇,我的心灵被强烈地震撼了。

前三篇我是趟着泪看完的。似乎爷爷和爸爸在文革中的遭遇在这三篇里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我看到了那时爷爷和爸爸的影子。只感到一股巨大的悲伤和愤怒,为他们遭遇的苦难和冤屈。

然而越往后看我的心情越沉重,越压抑,眼泪已经表达不了我的悲哀,它哪里只是个人的遭遇,它明明就是一个民族的灾难!读完之后我有很多个想不到。

一想不到那个年代能让人如此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行尸走肉,忍辱负重,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

二想不到那个年代思想即犯罪,话语即证据,犯罪事实可以随意捏造,人的命运可以随意处置。

三想不到那个年代人性的两极会被利用的如此彻底。亲人反目,友人出卖,简直就是一场人吃人,人杀人的残酷斗争!上演了多少人间悲剧。

四想不到那个年代的人们精神力量会那么强,一呼百应,狂热,激情,崇拜,革命,还有对党的绝对忠诚……

文革绝不只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四人帮利用的简单概括。这段历史悲剧应该被我们了解并认识。

用作者的话:黑暗本身是变不成光明的。我们从悲剧的历史中能获取的只有真正的认知,警戒今天,告诫未来。

相关文章

  •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

    作者:青青*子衿 我一直在等待这样一本让我了解文化大革命历史的书。 十几岁的时候就听爸爸讲文革中他和爷爷的遭遇,那...

  • 纪录读后感

    去年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看一百本书,写一百篇读后感。 之前在简书写了七篇读后感,但是后来有段时间没有再...

  • 读后感  | 《活着》与《一百个人的十年》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

  • 2017-06-05

    别人在这发文章,我在发心情,发读后感。哈哈哈…一文章提到“私欲”,应该一百个人有一百个认知吧,对这词。在我看来私欲...

  • 《一百个人的十年》

    苦难从不说谎,历史未尝温柔。 这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形容文革的话。 我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发生的事情有一种近乎执着的...

  • 《一百个人的十年》

    1966-1976,是我们这一代人知之甚少却又人人知道的年代,因为我们的父辈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那场运动以及那场运动...

  • 一百个人的十年。

    最近在看这本书,一本比较沉重的书。

  • 《一百个人的十年》

    有读者评价此书看后会心情压抑,我在读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压抑感觉,但也是很感慨,特殊的年代把人性恶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 无标题文章

    一百个人的十年。 拯救灾难的,永远不是圣贤,永远是人民。

  • 向梦想执着

    ——《一百条裙子》读后感 在《一百条裙子》里,旺达为了让其他女孩子注意到自己,便“撒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uv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