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孩子上小学,学习不自觉,给他搞学习搞到崩溃,忍不住要动手,怎么破?”
我贼睿智:“妈妈太在意孩子的学习,在意到过了头儿,孩子就反而没那么在意了哦——你帮他把他自己该操的心都操了嘛。”
朋友大倒苦水:“不行啊,我不给他搞,考差了咋办?”
我贼淡定:“现在才小学阶段,考差一两次怕啥?不管一次试试,来探个底,看看到底能差成啥样?”
给别人支招儿的时候,心明眼亮的,句句金玉良言。
可别以为这建议不真诚——我这个人吧,自己不真心相信的话,就没法说出来给人听:上面的道理,我是打心眼儿里认同的。
本来嘛,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学习必须诱发出内驱力来,靠管靠压靠打骂,能有可持续发展?
那你猜我这个礼拜推掉一切活动,在家里忙啥?
给娃温书啊!豹子狮子的学年度第二次大考啊!天天一只一只捉来在身旁,一个一个知识点给过关啊!
我不给搞学习,臭小孩自己把书瞄一眼就往书包里塞了:“会啦会啦!复习好了!”
他们会了个啥?背准确了吗?背会的能写对不?换个角度问还能答不?答题速度和准确率怎么样?不细细过上两轮,考试时心里能有底?
交给孩子爸?就他?考最后一名他还觉得娃是天才呢,靠他能靠得住?
只要他别在我搞学习的时候流露出“何必勉强,活着就好”的论调让娃听到,我就阿弥陀佛了!
还得是老母亲亲自上阵啊!
狮子四年级要按名次分班了,现在三年级,这三次考试,哪次不重要,能给他自己胡搞?
豹子即将迎来“呈分式”,决定中学去向,这么大的事儿,能给她自己摸索着来?
我心里一急,就总嫌豹子狮子专注度不够,效率不高,前面背后面忘,不动脑子……抄错题计错数更是少不了一顿骂。
偏偏娃还拿老师的话回家教育我:“老师说了,只要你够努力,就算成绩不合格,也是允许的!”
“你妈不允许!”
大量的时间花在陪娃备考上,自己的事情又一样不能少,就只能克扣睡眠了。
人困,脾气就坏,情绪也坐上了过山车——一会儿艰苦卓绝百折不挠,一会儿又想离家出走不管了,娃们爱考啥样考啥样……
猛惊觉:这状态,和向我讨主意的朋友没啥两样啊!
别人的问题都好解决,轮到自己,心浮气躁,昏昧不明,啥情况?
豹子爸给我倒杯红酒,循循善诱:“你心里有没有个目标,孩子考多少你就满意?”
我想想:“要求不高,年级前十分之一就行。”
事实上,现在狮子的位置大约是年级前五分之一处,豹子是前三分之一——显然离目标有相当距离。
“这是你的目标,还是孩子的目标?”他又问。
“是我的。平心而论,这目标过分吗?现在的成绩算好吗?可是你看看,考成这样他们也不难过啊!”
我的声音大起来。是了,也许我更在意的,并不是一个位置排名,而是孩子们的“在意”,是孩子们“渴望成功,想要更好”,并为之付出努力。
“你希望他们难过吗?”这个问题出乎意料,我怔了一下,豹子爸补上一句:“如果你希望他们为这个名次难过,平时可能就要换种方式对孩子。”
我停了一会儿才回答这个问题,尽管答案是近乎本能冲口欲出的:“我当然不希望孩子为此难过。我不想改变平时对孩子的态度,也不想削减体育运动,送孩子去补习社。”
“那我觉得孩子们的名次,是可以接受的——每天有运动安排,每天看书,每天九点睡觉,每天半小时至一小时完成学校作业,不布置其他练习,不参加任何补习社——这个性价比,可以了。”
豹子爸慢悠悠的话,让我无可辩驳,也让我忽然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其实我并不担心孩子一次两次考差。我真正害怕的是听到别人说‘妈妈是老师,孩子怎么还这么差?’……”
我真正害怕的是自己被质疑:孩子不够优秀,可见你不是好老师,也不是好妈妈!
被这样的恐惧攫住的时候,我就忘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必须诱发出内驱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被这样的恐惧攫住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责备孩子,责备队友,同时把更猛烈的炮火对准自己。
被这样的恐惧攫住的时候,我就会失去觉察和追问:考试名次能概括孩子的方方面面吗?孩子的考试名次能界定我的成败吗?将三者缠混在一起,毫无逻辑,却给我、给孩子、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无形而巨大的压力。
看来,知道一个道理和依循这个道理去行动,是两码事啊!
看来,给别人出主意的同时,也要积极“自救”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