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教孩子轻松阅读一本文学作品,探寻书中奥秘的绝妙方式

教孩子轻松阅读一本文学作品,探寻书中奥秘的绝妙方式

作者: c9cee4c9043f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2:55 被阅读13次

世间万事都是相通的,文学也不例外。尽管,文学故事里蕴含着无数种方法解读,却依然有规律可循。如果,你希望能从文学书中汲取更多收获,或是希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进行创作,即便是仅仅出于单纯的喜欢,想要在阅读中探寻更多乐趣,都不妨认真读一读托马斯·福斯特的系列阅读指导作品。

曾经读过托马斯·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厚厚地将近300页,里面收罗了大量的经典案例,涵盖了大量理论知识。读起来略微有些晦涩。耗费了大量精力,才将它从头到尾读完,却依然发现书里依然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很多懂得阅读的人,都会分享阅读经验,阅读书籍需要从薄书还是读起,当你有了一定知识积累,阅读深奥的书籍,你就会变得轻松,而且也将从书中收获更多。

《文学课》这本书是《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的作者托马斯·福斯特,特意为青少年朋友准备的。阅读起来就比上一本书要轻松了不要太多。如果《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需要耗费一整天,也无法读完。这本《文学课》最多只需要2小时就可以读完。可是,就这样一本浅显易懂的书籍,却和《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讲述的内容完全一致。

也许有人会认为《文学课》,只是删除了不适合孩子阅读的,涉及暴力、性之类的章节。并且加入了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作为案例。但是,我觉得《文学课》实际上则提取了《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的精髓。

虽然,章节变少了,篇幅变短了,可是,核心内容却被更加清晰地提炼了出来。恰恰是因为内容浅显易懂,篇幅精短,核心内容变得更加清晰。当你快速翻完,书中的主要精髓便会清晰地印刻在你的脑中。等下次阅读文学类书籍的时候,很容易根据书中介绍的短小精悍的知识点,对故事的内容进行诠释,也将会得心应手地采取书中提到的方法,发现故事中的隐藏含义。事实上,文学故事背后所隐藏的内容,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如果,你了解阅读文学书籍的正确方法,就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拥有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

一、故事的元素蕴含隐喻

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导演就利用镜头里的内容,将剧本中没有讲述出来的内容,逐一展示给观众。比如,光线的明暗、颜色的冷暖、景别的大小、剪辑的节奏等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元素,往往隐含着许多深刻内涵。

在阅读书籍的时候,我们也通过书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环境营造的微妙氛围。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内容就隐藏在书中,实则是某种隐喻,为读者提供者某种信息。比如,书中提到的宴会、天气情况,甚至微小的道具,它们都不可能是凭空而生,被作者生动描写出来很可能有它们出现的理由。

《在森林里》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无奇的故事,却通过各种元素隐藏着各种暗示。讲述了“我”头戴纸帽子,手持新喇叭,独自一人走进未知的森林。如果是文字版,相信其中的场景也会像画面上所展示的这样,密密麻麻,让人感觉到森林中的未知与压抑。然而,“我”却义无反顾地走了进去,还遇见了各种各样的动物。

正如《文学课》所提到的那样,《在森林里》每种动物都有某种象征意义,无论是风烛残年、被病痛折磨的老鹳,还是默默不语始终陪伴的安静兔子,亦或是头戴王冠的狮子、抱着花生和果酱的大灰熊、打鼓的袋鼠…….他们都代表着某种身份,或每个人身体或是内心深处的某一部分。“我”拿着喇叭的意外冒险,将这些动物聚集在一起,也就好比是在用餐。它给相聚给了一个圆满的理由。亦和“我”最终依旧孑然一身走出森林来了一个鲜明的反衬。预示着,再热闹的相聚,终究也有落幕的一天。

你可以在很多故事中,寻找到富有深意的细节描写。通过着墨渲染,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在安东尼·布朗的《隧道》中,妹妹穿过幽暗的隧道,来到了诡异的森林。森林里奇形怪状的树木映射出妹妹内心深处的恐惧。这样的描写无疑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然而,当她拥抱哥哥,画面立刻变得温馨,伴随而来的还有她和哥哥随之化解的矛盾。

二、所有的故事都取材于其它故事

世间的故事都是相通的,也许你会觉得很多经典情节比较“俗套”。然而,正是这种“俗套”的情节,无数次在感动读者。曾听到无数遍:世间的故事,实际上只有一个。

《文学课》托马斯·福斯特也在书中应证了这种观点:任何故事都取材于其它故事。托马斯·福斯特在书中告知读者,像莎士比亚、《圣经》、经典民间传说、神话等等都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

在我国亦是如此。很多奇幻小说都会从《山海经》等古老神话中获取灵感。甚至,像上古神器的名字、神兽的名字等等,许多人也会直接引用。再比如:九尾狐、鲛人的故事、三生三世类似的梗,被无数人创作和引用,然而,当这些元素在不同故事中出现,依然会勾起人们希望阅读下去的兴趣。在你的故事中,略微加入一些熟悉的元素,不但不会使人反感,还会让他们感觉到亲切,而更愿意看下去。

尝试在不同书籍中,阅读那些曾经打动过你的情节,你说不定也会在阅读另外一本书的时候,与他们再次相遇。这种过程就像在野地里采蘑菇,当你没留意蘑菇的时候,你看不到森林里的蘑菇。可是,一旦你开始留意,就会发现周围到处都是蘑菇。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游戏。你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搜集那些能真正打动你的情节。当在其它书籍中再次相遇,你就可以将两本不同书籍进行比较阅读,观察一下不同作者在处理相似情节时候的异同。

有些书,看上去似乎毫无关联,实际上也有可能主题相通。《文学课》这本书中,举的例子特别有趣。书中提到了《丛林故事》和《坟场之书》这两本截然不同的故事。其中,《丛林故事》讲了一个男孩被狼群抚养长大,最终回到人群的故事。而《坟场之书》则讲述了一个孤儿被抛弃到坟场,被鬼魂抚养长大的故事。成长主题的数量非常多,两本书,似乎没有太多关联。然而,故事的主人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在看似危险的地方成长。无论是野兽还是鬼魂,在寻常人看来都感到畏惧,但这两本却是同样温馨的故事,自然也有着相同的寓意。

寻找故事间的相通之处,远比想象中要多得多。在寻找的过程中,你会不由自主地将每本书的情节回想一遍,并且联系起来,进行多维度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阅读,你也将阅读的更加有深度。

三、为何有些角色使人印象深刻

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往往会给他们留下某些特征。无论是鲜明的个性,还是小小瑕疵都会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故事中的很多人物,生来就是和其他人物不同的,然而,正是这种不同,使人们看待他有所区别。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更能使他在差异中,成功表现最具独特的一面。

比如,安徒生童话中的锡兵,由于断了一只腿,很容易就能使读者从一整盒锡兵中,注意到他的存在。而在《冰雪奇缘》中,艾莎由于天生具有魔法,即使不像妹妹安娜出场那样频繁,依然会给人深刻的印象。这些人物特点不是随意刻画的,而是作者刻意为之。也正是因为故事中人物的差异性,而使将来的情节走向,设置了很好的铺垫。

就像安徒生笔下的小锡兵,身体残缺本应该使他处于劣势,然而,正因为他的残缺,才让人们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了这个锡兵的坚韧。

而在冰雪奇缘中,艾莎由于幼年不慎伤害了妹妹,而将自己关闭在大门另一侧。在她的内心深处充满着自卑。故事皆由艾莎的魔法而起,通过故事情节的推动,伴随艾莎的成长,更好地展现出她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事实上,作者只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细微特点无限放大,通过情节冲突,更完美的展示出来。从艾莎身上,很多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即使没有魔法,也能从其它方面表现出来。

《文学课》的作者托马斯·福斯特认为,很多内容都是具有符号性的。这些符号或许是因为人们受到文化的熏陶,形成的思维定式有关。通过托马斯·福斯特提供的方法阅读文学书,读者将会从书中收获更多的内容。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本文学书籍的理解,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尝试从书中找寻熟悉故事的影子,寻找每一种元素的隐喻,通过人物特点透视他们的内心,再结合自己的阅历深入分析。你就会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深度剖析一本文学书,寻找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元素。有机会,还是建议你阅读托马斯·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里面有更详细的内容,进一步告诉你,文学书究竟该如何阅读。

相关文章

  • 教孩子轻松阅读一本文学作品,探寻书中奥秘的绝妙方式

    世间万事都是相通的,文学也不例外。尽管,文学故事里蕴含着无数种方法解读,却依然有规律可循。如果,你希望能从文学书中...

  • 想一年读200本书?先提高阅读效率和行动力

    尼基·斯坦顿在其著作《沟通圣经》一书中将阅读的目的分为消遣,信息,判断。消遣类的阅读很轻松,像阅读小说或文学作品时...

  • 今日荐书:《活着之上》

    书之简评:这本书是自己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反复阅读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契合自身当前心境的文学作品。 本书作者阎真书中主要...

  • 导读五十五|《活着之上》

    这本书是自己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反复阅读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契合自身当前心境的文学作品。本书作者阎真在书中主要刻画了一个...

  • 《书中的奥秘》

    为书生,为书死 ,为了读书一辈子。 书中言,书中语:所有的句句都在理。 书中银,书中金 :讲得人人都动心: 要读书...

  • 《书中的奥秘》

    为书生,为书死 ,为了读书一辈子。 书中言,书中语:所有的句句都在理。 书中银,书中金 :讲得人人都动心: 要读书...

  • 书中的奥秘

    书,是我的益友,是我最忠实的伙伴,它会时刻陪在我的身旁,我们可以在书中了解世界的奥秘,了解一些在生活中遇到...

  • 小说《惊世远古》第一章《奇遇》

    小说《惊世远古》 引言 这是一本揭开人类奥秘的书,是一本揭开远古之谜探寻人类由来的书,是一本展现远古仙民生活的书,...

  • 《现代英文选评注》

    今天开始读这本书啦,发现算是一本宝藏,书中,作者不仅介绍文学作品时,而且还给出了详细的解释。我相信,长时间阅读这本...

  •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第二次阅读,图文并茂的阅读方式,让人不禁感到轻松愉快。但是,在轻松愉快的同时,我却少了一些思考。书中的案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孩子轻松阅读一本文学作品,探寻书中奥秘的绝妙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bs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