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具有胎教意识,认识到对孩子的培养不是从孩子出生开始,而是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很多的胎教观点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妈妈身上,不论是饮食,情绪等,都强调作用于妈妈去促进胎儿健康成长,而忽视爸爸的作用。这里,我想特别提出
“爸爸胎教观“!
已有研究证明,怀孕期间,妈妈的情绪能够影响到胎儿,特别是负面情绪。因为妈妈情绪变化产生的内分泌和血液成分的变化会通过脐带传输给胎儿。怀孕本身会导致妈妈活动和人际交往减少,造成生活的改变,同时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孕期妈妈的影响,导致孕期妈妈情绪比较敏感,容易情绪化,而夫妻关系会极大地影响预期妈妈的情绪,因此,怀孕期间,夫妻关系的质量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孕期妈妈的最重要支持来自孩子爸爸,如果怀孕期间孩子爸爸不能对孕期妈妈给予多一些理解、支持和陪伴,孕期妈妈更容易处于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到胎儿。
怀孕对爸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要适应妻子因为怀孕而出现的变化!
我们经常听到“产前抑郁“”产后抑郁“,怀孕妈妈对自己因怀孕而出现的容易情绪化感受比较明显,但爸爸对妈妈因怀孕而出现的变化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感受明显!爸爸毕竟不像妈妈,身体里有个小东西时刻提醒自己已经怀孕,也就容易把自己的变化归结为怀孕引起!爸爸只是在认识上添加了“准爸爸”的称号,日常工作生活、人际交往活动照常!但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妻子容易发脾气,猜疑也变多,才感受到妻子变化较大!于是,爸爸也体验到怀孕对家庭的影响了!
怀孕对家庭的影响需要全部的家庭成员进行调整来适应。
孩子爸爸对于胎教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整自己适应怀孕对整个家庭带来的影响,在孕期给予孩子妈妈更多的陪伴和支持,维系孕期妈妈良好的心情,间接有助于胎儿健康。前面提到过,怀孕会导致孩子妈妈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减少,情感交流和沟通的对象大大减少,将增强妈妈对爸爸的依靠——这期间孩子爸爸是妈妈的最主要情感交流对象,因而爸爸对妈妈的情绪影响也更为突出。同时,孕期妈妈由于怀孕带来的生活变化和激素作用的生理变化,容易出现情绪波动,需要爸爸对妈妈保持更大的理解和包容。身为准爸爸,还需要认识到一点:怀孕期间,准妈妈会变得敏感、多疑,比如回家晚了,哪怕已经提前告知过要加班或是有应酬之类的事,可能还是会招来准妈妈类似“是不是和哪个美女约会去了”的质问,然后解释仍然无法让准妈妈释怀,无法减轻准妈妈的怀疑,甚至会加重准妈妈疑心!对于准爸爸来说,辛苦一天回到家,面对的反而是妻子的抱怨和怀疑,也容易变得不耐烦,升级为吵架!对待这种情况,准爸爸需要明白:准妈妈的敏感、多疑,并不是自己妻子对自己的不信任,与怀孕期间女性的不安全感增加有关!而这种不安全感增加,来源于女性普遍存在的遗传天性。
在远古时期,怀孕对女性造成的行动的不变,让女性在怀孕期间生存上完全依赖于丈夫。从生物角度来说,“花心”是男人的天性,因为与更多女性发生性关系,繁殖后代,把自身基因传给后代,才更有利于自己在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对于女性来说,怀孕期间自己的生存不得不依赖于丈夫,丈夫对自己来说是生存依靠的“惟一”;而丈夫却与更多女性发生性关系,自己对她而言只是“其中之一”!因此,怀孕女性不得不增加对丈夫的关注,对丈夫的言行变得敏感,提防着自己被丈夫抛弃,从而遭遇生存危机!这种行为更有利于女性的生存,从而逐渐成为遗传天性存在于每个女性体内,在女性进入怀孕期就会被激活!对于准爸爸来说,认识到这点就该明白:
准妈妈的敏感、多疑并不是你的妻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它存在于每个女性身上!
也许有些准爸爸会说:同样是怀孕,有些女人怎么就没有这么多疑?夫妻之间原本的关系质量会影响到准妈妈的不安全感!如果夫妻之间原本感情很好,相互之间非常信任,互相给予着对方安全感,会极大降低准妈妈的不安全感;如果夫妻之间原本的信任就不够,怀孕期间,这种不信任就可能被放大,在准妈妈身上体现!
爸爸如果不能理解、体谅、包容和适应妻子因怀孕而产生的种种变化,会增加夫妻间的矛盾。这对夫妻关系是一种较大考验,但良好的夫妻关系才更有利于胎儿成长。怀孕本身就是整个家庭遭遇的一个重大变化。不仅仅对妈妈,也包括对爸爸。但因为对妈妈的影响更为显著,让我们容易忽视怀孕产生的对爸爸的影响。
对爸爸而言,怀孕期间需要对妻子包容,包容,再包容!
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但爸爸应该想想:孩子是夫妻共同的孩子,妈妈因为怀孕要挺着个大肚子,十个月的行动不便,还要承受分娩的痛苦,作为爸爸只是多包容妈妈就能得到一个孩子,这点付出不是应该的吗?
说得通俗些,总不能付出的时候是一个人付出,有了好处却两个人来分吧?既然孩子是两个人的孩子,爸爸虽不能为孕期妈妈分担怀孕的辛苦,但在工作之余,腾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孕期妈妈,多体谅孕期妈妈,让孕期妈妈在怀孕期间有个好心情,以利于胎儿健康成长,作为准爸爸来说,也是应尽的义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