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陈厚,越好喝】【本店有好酒,老板很厚道】

这个标题涵盖了我来到陈厚中国,印象最深的两个词:一个是“极致”,一个是“死磕”。
作者|陳厚中國 周瑞敏
在我的印象里,自己好像从不曾用到过“极致”这个词,因为想做到这个标准,随之而来的肯定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无限苛刻。
入职第一天正逢培训会,朱老师在台上侃侃而谈,“极致”一词被频繁提到。
后来的日常工作中,“极致”的出现频次也越来越高:
我们设计要做到极简,减到不能再简;帽子服装要做最好的,员工手册要极好看,办公室要极其整洁;
陈厚价值观八项基本原则:极致的物美价廉,极致的童叟无欺,极致的不忘初心,极致的百年基业,极致的越慢越好,极致的简朴务实,极致的人品优先,极致的同行友好。
“极致”二字,赫然出现在每条原则之前,一遍又一遍,铿锵有力,像是在诉说着决心,不断震撼着我。
慢慢的,我开始发现,做到极致除了累点,要求高点,所得到的竟都是好的结果:
因为极致,可以让陈厚居于无法被取代的高度;
因为极致,陈厚文化和产品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因为极致,自己对陈厚充满了信任和憧憬;
也因为极致,让陈厚与众不同,我们可以昂首挺胸,骄傲的介绍自己。
“极致”这个看似极端的追求,带来了累累硕果。
它就像个巨人,让我看到了渺小的自己;也像是一面镜子,将我心中的怯懦一览无余的呈现。
做到极致,首先就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挑战和否定过去的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极致可以是一张设计图的反复打磨,可以是一段视频的剪辑,可以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要求,更是今后人生道路上需要握紧的一把钥匙。
我也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做“差不多”小姐,什么都差不多,哪里来的幸福生活呢?
趁年轻,一定要有拼搏的精神和逼自己一把的觉悟,只有奋斗的人,才能长久的幸福。
第二个词,就是“死磕”。
第一次看到公号里“死磕”这个关键词,就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个痛点:
考大学那年,我只身去北京学画画,地点就在中央美院对面。看着梦寐以求的学校近在咫尺,年轻的心充满了对央美的向往。
可考试成绩下来,差了12分没有过线,但过了鲁迅美术学院的线。
到底要不要死磕央美呢?
第一反应是,我要再试一次。可朋友都说,鲁迅美术学院已经在八大美院之列,复读考央美的人,再考三五年考不过很正常,不是山穷水尽,又何必再来一次。
我动摇了,想想万一再来还是没考过,一切都徒劳了。
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鲁迅美术学院。
这件事过去8年了,我却时常问自己,如果当初坚持再来,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我也渐渐明白,没有守住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没有和梦想不论成败的死磕上几个回合,就已经是一种山穷水尽。
生活给了每个人无限的可能性,其实成败与否就在于“死磕”。
陈厚死磕的是酒质的初心。作为一个小我,死磕的是自己身上迸发的无限可能,是越年轻越要迎难而上的勇敢和坚韧之心。
加入陈厚中国,重新点燃了自己身上的斗志:
不了解物料印刷就一点一点确认,死磕到自己懂为止;
不了解包装材质就专门去厂里看一圈,死磕到材质满意;
不熟悉电商设计的尺寸细节,一遍遍试尺寸,一遍遍优化。
在“死磕”中,弄懂自己不熟悉事物的同时,还要把自己熟悉的领域“死磕”的更好,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守住自己心中出精品的这条线,不能松懈,宁缺毋滥。
加入陈厚60多天,越来越发现要学的知识太多,时间如此珍贵。越来越觉得,加入陈厚是对自己价值观的一次次洗礼。
希望下一个八年,回首当下,能够遇到一个坚韧,追求极致的自己。
酒友交流,13467160168
原创: 陳厚 陈厚酒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