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胆小的儿子。
儿子胆小,这是一直以来困扰我的问题。结婚后,大多数女人都会回归家庭,双肩扛起了养儿育女的责任。第一次做妈妈,月子里一度还有轻微的抑郁症,老想参照书本上的方法去教孩子。当时有强迫症似的,非要逼迫自己,根本不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不能照书搬。后来慢慢好了,学会了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陪着他一年一年的成长,克服在教育他的路上出现的各种难题,做的也许不是很好,但还算没有失控。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真是变数极大啊,一段一个样让我经常措手不及。
最近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发现儿子格外胆小。出门在外玩耍,总爱让人陪着,随时口里呼唤着:妈妈妈妈,有时候喊得你直心焦;夜里回家,路上一直拉着你的手,唯恐后面有怪兽在追着他,吓得直跑不停;进山亲近自然,一只大苍蝇落在脸上,吓得哇哇大哭不敢动,最后喊着要坐车上,安抚他半天;晚上在家,阳台窗帘得拉上,不然就喊害怕,吓得直闭眼睛。这一系列的事件,让我既心烦又担心。
以前觉得他胆小可能是因为年龄小,长大就好了。但现在3岁半,依旧如此,这确实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认真反思,从平时的相处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发现造成他如此表现的可能有以下原因:
1.爷爷奶奶溺爱,爸爸妈妈偏爱,凡事包办,让他的生活过于优越,缺乏自主锻炼,丧失动手能力。
2.家长过于担心,保护过度,到公园也不和小朋友玩耍,怕受伤害,过于自我,丧失交流能力。
3.为了带孩子而带孩子,总对他说“不”,不允许做的事太多,不行的话说太多,丧失主动能力。
4.当着孩子的面,父母发生过争吵,造成了心理阴影,对他胆小的问题雪上加霜。
5.爸爸工作太忙,陪伴太少,缺少来自父亲的引导和教育,不能从父亲身上学到男孩子该有的勇敢和担当。
在找出问题后,我进行了自我反省,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找到了原因,就要去想对策了,平时买的很多育儿书因为惰性看的很少,从现在起我要拾起来了。因为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偷的懒,将来都会成为最深的遗憾。
母爱似河,绵延悠长;父爱如山,厚重深沉。在家庭关系中,谁也无法替代谁的位置,只有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形成好的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我们要依据自己角色的特质,在教育孩子上进行具体分工,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给孩子架起一座不失衡的天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