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说:我们的意志支配我们的行为。
实验说:强化与惩罚塑造我们的行为。
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提出的。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实验是以喂鸽子食物,并通过观察鸽子在等待“强化物”(食物)时,所做出的反应。并且在延长发放食物的时间后,鸽子又是什么样的行为。通过这个实验,斯金纳还发现了鸽子等待“强化物”时,随着等待食物的时间延长,动作也会越来越夸张,斯金纳把这种表现的动作称为“鸽子进餐舞”。
当没有了强化物,鸽子的“进餐舞”行为就会慢慢消失。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物质奖励对孩子的习惯培养很容易完成。但我们会发现某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奖励孩子或者口头鼓励,也减少了陪伴和监督,孩子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习惯行为也会渐渐消失,无法持久坚持下去。
在某种环境中,出现某种行为引起了好的结果,此行为就会被重复强化学习。
相反,在某种环境中,出现某种行为引起了坏的结果,此行为就会因为惩罚而遭到抑制。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还可以解释习得行为消失的现象。当某种行为被强化后,强化物(奖励机制)如果没有再出现,那么该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将会渐渐降低。
例如,在给孩子培养习惯的时候,孩子每次刷牙,妈妈都会表扬并奖励,每次如此。有一次妈妈因为忙工作而忘记表扬孩子,那么会发现,孩子不会再很积极主动地去刷牙,时间久了就忘记刷牙的事情。
也就是说,人的某种行为得到了奖励,而当这个人再次出现该行为的时候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奖励,那么该行为将不会再出现。也就是说,强化物的消失将会对行为的出现产生抑制作用。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塑造人的学习行为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家长们借鉴。
同时该理论也可以运用到管理之中,通过对员工的某种行为进行强化,从而达到提高其工作效率的目的。
但是这种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它只重视人的外部行为反应和外部结果,而忽略了内部心理机制。
斯金纳是一个极端的行为主义者,在晚年时依然坚持自己的行为主义观点,反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对学习过程和行为塑造过程的认知解释。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看,斯金纳是一位十分坚定的行为主义者;但是从认知心理学和心理学发展的角度看,他是一位不可救药的顽固派。
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中,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分别被称为“强化”与“惩罚”,这是两个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实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良好的习惯,也可以培养我们自己的某项技能或者良好的行为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