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

作者: 木徒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17:16 被阅读14次
2019.1.14    星期一        雾

只要天气稍作好转,那接连几天零落的雨水,怕还是恋恋不舍的不肯离去,化作了白雾覆盖在大地,瞧吧,一大早,雾霭茫茫。

我自得意的与坐上小毛驴的室友嘀咕:昨儿晚上我就知道,今天肯定是大雾!

有很多东西都是有先兆的,或者是有惯例可循的;有很多结果,也是可以预料的,或者有迹可循。

比如学期结束了嘛,老师必给每个人写小结、写评语什么的。

那天室友央求我,以她的口吻描述一下这学期的表现,一百字以内足已。

这不就是自我鉴定么?自己不了解自己吧?还得是旁观者清!

室友可不这样认为,她始终觉得是新换的班主任想偷懒,想着素质报告书上的评语怕是没东西写,于是让每个人自己写,然后给老师“利用”。

想想这位班主任的一惯表现,自是没有原先那位认真负责,大概室友的推测也有一二分道理。

唉!这个世界在她眼里已经不那么单纯了,我也没有办法阻止。


碰巧看到今天的晚报上报道,一位小学李老师,独具匠心的将每个孩子的名字隐藏在期末评语里,既有真情实感,又颇具纪念。

我们都做过学生,都知道拿到一学期结束后的报告书,家长最先看的,就是班主任用钢笔亲笔写下的评语。

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爷爷每看成绩单,不是看后面盖着“本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红印印,而是戴上老花镜,仔细阅读老师那两行评语。

寥寥数语,能读出什么来呐?爷爷总会看到——还需要踏实、专研、刻苦——等等滋味,而后再对我教育一番。

明明是表扬,他也会读出批评的词儿来,那时候我是心里多少笑爷爷的迂腐,拿老师那些可能根本没有认真对待的评语当圣旨。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现在的我,也是迂腐的认真必看老师的评语,当然,还不需要老花镜,老师们都已经采用打印粘贴的方式,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李老师,藏名诗

这位李老师,自然是有颗爱学生的心,一人一首藏名诗评语,点评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让学生和家长感觉特别惊喜,都感叹值得一辈子珍藏。

“创作诗评语的过程中,遇到学生名字里有生僻字,不敢确定准确的意思,就会查字典了解后,再来写。”

就单单这份儿小心与细致,你说他作秀,我倒也觉得这秀作得好!身体力行,有这样的好老师做表率,又怎愁他的学生不爱看爱读爱积累。

室友至今还怀念之前班主任的某些教学方法,虽然当初她也曾经无数次吐槽过“前任”。

人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也许一两行评语、一次坐班、一首藏名诗,等等这些言行举止,若干年后就被孩子们忘了,但是其中的某个点、某种意义,不会忘记。

就像爷爷的迂,也是后来才发现,竟对我有如此之深的烙印。

相关文章

  • 烙印

    烙印 贫穷像烙印一样烙在她的身上...

  • 烙印

    昨晚和老许在闺蜜家晚饭,酒至三巡,言语无忌,话题从退休旅游到吃饭喝酒,没有想到老王还会做饭,买菜,干家务,在家啥事...

  • 烙印

    那个小女孩,妈妈去远方工作,几个月见不到一次,她和爸爸一起住。她很懂事,虽还是小学生,已学会了自己做饭做菜、...

  • 烙印

    写下这个标题已经一个星期了,迟迟开不了头,不知从哪儿说起,不知怎么说,我不想让人以为我是无病呻吟,或者说是牵强附会...

  • 烙印

    雨后天晴凉风习习有些许凉意 此时此刻 夜幕已迈临 天空有点灰蒙静索 独自坐于顶楼 感受着孤独与冷清 让风徐徐地吹 ...

  • 烙印

    梦已成殇 化作一滴鲜红的血 落在雪白的纸上 留下深深的扎眼的印记 再难相忘

  • 烙印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一转眼,习文堂都快周岁了。因为一次写作培训,因为对写作的热爱,一些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习文堂。...

  • 烙印

    突然想到《暮光之城》里,雅各布被烙印的场景。一眼,雅各布就看到了蕾妮斯梅长大的时候的样子,他说:就像是地心引力,让...

  • 烙印

    看到你第一眼起 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试图找到更漂亮的照片忘记你

  • 烙印

    一臧克家 生怕回头向过去望, 我狡猾的说”人生是个慌”, 痛苦在我心上打个印烙, 刻刻警醒我这是在生活。 我不住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烙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sj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