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一点多,闺蜜思思家的“五好男人”老李和她吵架,摔门而去。
她便借这个机会来找我“蹭饭”。
“他强力干涉我的事情,我没领情,怼的他哑口无言,竟然赌气走了。”
“辛金”的思思向来说话很简单,不会叙述事情的详细经过,只告诉我吵架的根本原因。
“对我做的事情,有想法和建议是好事。我不是不讲理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但不尊重我想法的指手画脚,零容忍。”
“你家老李是个大丙火,很要面子的,你是不是应该给他找个台阶下?”
“今天的事情,是他太霸道了。我可以尊重、心疼他,在意他的感受,但不代表我要委屈自己成全他的自以为是。”思思坚决的说。
“他今天如果只是强势一些,霸道一点,我不舒服,无法忍受,但我可以允许,大不了俩人吵一架也就罢了。但摔门出去,就别指望我去劝他回来。”
思思说的很对,好的爱情,是我接受你的状态,允许你的自我,但不代表我必须委屈和改变了自己去迁就讨好你。
我们一直在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式,如非主观意愿的、得体的刻意练习,根本无法很好修正和调整。
所以相处的双方要客观看到对方真实的样子,允许对方“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想”。
人与人的交往,相对适度的自我克制,是高情商的表现。
既不失去自我,又能顾及他人感受。
但切忌过度的“迁就”和“隐忍”。
还记得那对渔民夫妇吗?
妻子每天都从丈夫捕捞的鱼里面挑一条最大的,斩头去尾,精心烹饪,每天变着花样,把中间肥美的鱼肉做给丈夫吃,而自己,则把剩下的鱼头鱼尾简单在厨房烧一烧吃了。
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直到有一天,老态龙钟的丈夫对妻子说:“我亲爱的妻子,这辈子,我对你没有提过任何要求,我怕再不提就来不及了。你能做一顿鱼头给我吃吗?我最爱吃的就是鱼头了。”
妻子听后泪流满面,她说:“我从小就认为这世上最好吃的是鱼肉,为了爱你,我把鱼肉都给了你,鱼头我自己吃……”
故事里你若看到了爱的忍让,有没有体会到几十年隐忍的无奈和委屈。
丈夫几十年吃不到自己心仪的鱼头却选择了沉默;
妻子也只是低头给对方自以为最好的爱。
最终,面对事实才知道,一味隐忍和闭口不谈,是沟通不畅造成的一生的遗憾,这种遗憾也许还有很多。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很难有人能隐忍几十年。
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水平支撑,没有高纬度的哲学思维依托,任何刻意的隐忍,久了,都会变形,滋生更多委屈和情绪,借势爆发。
在允许对方以“本我”样子存在的基础上,学会不带情绪和评判的,更好表达“我自己”的需求是一种能力。
人和人的愉快相处,
若是因为相同,那是本能;
若是因为差异,那是才能。
无论面对谁,若能尊重差异,接受不同,才能看见距离产生的美。
罗伊·克里夫特在诗里写道: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我“的样子,可以是积极、阳光、淡定而平和的,也可以是放下焦虑和不安,完全的接纳自己;
“能做的事“,就是允许、尊重和接受差异的存在,一起打磨了时光,哪怕只是把时间“浪费”在我们认为的美好事物上。
夫妻之间不是计较,不是指责,不是约束,是要允许。
爱人之间不是隐忍,不是猜测,不是委曲求全,是会沟通。
好的生活状态,从良好沟通习惯和说话的技巧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