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我们就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往纵深去思考问题,深到情感里去,深到审美那里去。我是如何做的呢?
针对这个细节,我会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下几个问题:于勒如今处境并不好,但他没有回故乡寻找他的亲人,而是独自在外艰难谋生,这是为何呢?菲利普夫妇见了处境如此不堪的于勒,为何没有前来相认,反而是躲避瘟神一般?文中的“我”,即诺瑟夫对此有什么举动?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朝着纵深方向去思考问题,期望获得深层次审美体验的预期。通过努力,我们会获得如下丰富的审美体验:
从于勒的角度看:于勒年轻时好吃懒做,花钱大手大脚,不顾哥嫂的利益而占用他们的钱财,历经大起大落之后,如今痛改前非,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安稳的日子,甘于贫苦,努力工作,但也没有回故乡找哥嫂的麻烦,说明于勒是个知错能改的人,还是个懂得换位思考的人。
从菲利普夫妇的角度来看:见了没有发财甚至落魄的于勒,不敢相认,反而躲避瘟神一样,说明他们是个自私自利、亲情淡漠的人,暴露了人性嫌贫爱富的弱点,也反映了当时是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菲利普夫妇的观念具有代表性,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从诺瑟夫的角度来看:他没有躲避,还跑上前去仔细地看叔叔,近距离清晰地看到叔叔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甚至还给了叔叔一点金钱。因为他涉世不深,没有浸染社会的恶习,也即是人们常说的没有被社会毒打过,尚保持着初涉人世的纯真与善良。“人之初,性本善”吧!他与他的父母菲利普夫妇有着鲜明的对比。
通过这样的深度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次训练,也得到了提升。对文章的体会更深,收获也更大。
之前我对于这样一个细节的处理往往有些草率,并没有去关注这类的细节描写。以往的做法是最多对这句话进行分析,进而进行赏析,没有引导学生朝纵深方向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通过学习,收获了不少理论知识,也在实践中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期待努力好学的自己,能把更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课堂实践中去。努力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得越来越好,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有深度的讲解与思考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动他们的灵魂。让这样有丰富内涵的老师,扎进学生的心里,这个学科的育人价值才实现了,这个老师也就立起来了。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