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巴金的《灭亡》

作者: 毅行er | 来源:发表于2019-08-04 19:35 被阅读3次

读罢以后,感觉到一腔悲愤融杂在小说当中,“革命+恋爱”的作品,杜大心因为革命而放弃恋爱,努力克服自己内心的情爱之欲,最终走向革命,走向灭亡。其实,细究杜大心的灭亡,他的死是必然吗?显然非也,这是他个人的抉择,用死亡来缓解张为群死亡的愧疚,给予妻儿一个交代,尽管张为群的妻儿并没有怨恨他,正是如此才会更加让杜大心难以面对她们。如果他隐伏起来,绝对不会导致最后“头化作臭水”的悲惨结局,这里面是有愧疚心里在的,他对这个世界一向是持悲观态度的,他不怕死,甚至这种悲观的态度必然会以死亡而作结,张为群的死只是加速了他的死亡。

那么他的死亡究竟值不值得?显然并不值得。并不是因为戒严司令没有死才不值,即便他死了,如了杜大心的愿,在那个年代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戒严司令,根本问题没有解决,黑暗现实就不会杜绝,戒严司令不过只是一只大蝙蝠,在黑暗中充当邪恶的代表。

对世界的态度:爱与恨的挣扎。杜大心对世界看似和李淑静,李冷相反,到归根到底,是同的。本质都是对这个世界给予关怀,对民众心存善念,不过采用的方式不同。于杜大心而言,他对世界的恨的悲观态度那是经过现实的打击的,用爱不成化作恨。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这是他的诉求,挣扎过后回归的恨,其实带有更大程度的悲哀,对现实近乎绝望的态度。如此,赴死不过也是早晚的问题。

相关文章

  • 简谈巴金的《灭亡》

    读罢以后,感觉到一腔悲愤融杂在小说当中,“革命+恋爱”的作品,杜大心因为革命而放弃恋爱,努力克服自己内心的情爱之欲...

  • 读《灭亡》

    昨天读完巴金先生的《灭亡》,心情一度沉重。 灭亡,比死亡更多了一层悲壮色彩。 死亡,更多是和个体相关,而灭亡,却是...

  • 巴金的199句名言

    巴金 年代: 近现代 巴金作品: 《家》《怀念萧珊》《随想录》《灭亡》《秋》《春》《小狗包弟》《海行杂记》《憩园》...

  • 读《巴金全传》有感

    最近,读了《巴金全传》这本书。巴金生于1904年,死于2005年。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创作了《灭亡》、《家》、《春》、...

  • 巴金谈创作

    巴金的作品《家》《春》《秋》《雾》《雨》《电》《寒夜》,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 了解他的人想必都知道,他和妻子萧珊的...

  • 巴金谈写作

    我的用血和泪写成的书,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

  • 巴金谈写作

    ①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巴金原名李尧棠,另...

  • 让你灭亡的,是自己——读巴金《寒夜》

    巴金先生的《寒夜》几乎是我近几年读的最快的小说之一,语言情节一气呵成,任何的停顿都会打破整本书的节奏,不容许有半点...

  • 用照片记录生活

    百度对于照片的解释: 用感光纸放在照相底片下曝光后经显影、定影而成的人或物的图片。 巴金 《灭亡》第一章:“在这堵...

  • 野谈:人类灭亡的条件

    大家都知道物质是永恒的,这个应该没有疑问吧! 物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是永恒的,无论它变成液体、固体、气体,它总是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谈巴金的《灭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ny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