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放交流的平台太多了,几乎每个APP都不缺个人动态展示的功能,有的时候我就很迷茫,心里有想说的话,要去哪个地方倾诉。QQ微信微博都OK的,也都是好渠道,但是面对他人和面对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这些我都注册过,区别不仅仅在于他人和自己,更细分下来,还有面对亲人,家人,老同学,新同学,好朋友与一般朋友之间的区别。
刚进大学那时候,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十分新奇,从未体验过的上课方式点名方式,还能玩手机,第一次面对四个女生的宿舍生活,酸甜苦辣。有趣的老师,美味的食物,丰富的生活。。这些都是我想要分享的,但是我所经历的也恰恰是班里别的同学正在经历的,QQ空间里一度充斥了千篇一律的配图与心情文案,这都是大学同学们分享出来的,却是身为彼此的大学同学们看过几十遍快看吐了的。因此如果在分享心情的同时我常常要注意设置哪些人不可看,这仅仅是为了体谅同在一个生活圈的网友们被相同信息洗脑厌烦。
学习生活不止这些美好,阴暗面也穿插其中。第一次学着写新闻稿,被A学姐催着改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合了学姐心意交上去被团委老师在别人面前狠狠骂了一遍,说是一塌糊涂。我不能堂而皇之地就发在空间或是朋友圈里,没有人想看这些鸡毛蒜皮,可这件事又是我到现在回想起来还很委屈的一件事。同样的还有一次,B学姐因为社团的事要凑人数去听讲座,让我依照她的话告诉班上同学,可这样的事是老师不允许的,我又成了背锅的,糊我一脸。我谁也不能说,谁也不想说,亲近的人会为我担心但她们替代不了我,关系一般的人,人家根本不关心你到底干了写啥,没意义的,因此即使写在朋友圈或是QQ空间,设置只对自己可见。高考考完那一段时间我也是,因为觉得微信上比较简洁,不花哨,以私密形式在朋友圈记录不少心情动态。
没人知道,这样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