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硬读《随园诗话》
硬读《随园诗话》(36)

硬读《随园诗话》(36)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09:08 被阅读57次

三一

《随园诗话》原文:

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

        熊掌,又名熊蹯,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脚掌,为亚洲人所谓的“养生”食材。熊掌古代八珍之一,《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楚成王好食熊掌,临死之前不忘食之,“俟其熟而食之,虽死不恨!”长子商臣说:“熊掌难熟。”硬是将楚成王逼死。最早食用熊掌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吃熊掌的本意是为了报复周王统治。这个渊源很久远,如《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以熊、罴、貔、貅、貙、虎六种兽为部落图腾,熊是六个部落的总领被看做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代表,因此汉代有很多文物上有熊的造型,把熊看做是神灵。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楚国祖先族姓芈,正是熊氏。由于因为远离中原,在当时中原人认为楚国是蛮族,但是国力强盛,所以吃熊掌来表达蔑视。因此吃熊掌开始流行成为当时的时尚。清代以前熊掌不在八珍之内,清代开始才入八珍,吃熊掌是为了让汉臣一表忠心。证明摒弃始祖,臣服朝廷。后来民间流传开来,山八珍:熊掌、鹿茸、象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脑。

      豹胎,意指豹的胎盘,为珍贵的肴馔。出自《韩非子》卷七《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蓼,是蓼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蓼科中部分植物的泛称。叶味辛,可用以调味。最普通的如酸模叶蓼、水蓼、荭草等。大多生长在水边,有何首乌、水蓼、红蓼、扛板归等。全草可以入药,而叶或茎则可作染料使用。我国各地均产。

       山葵:中文学名山萮菜,罂粟目、白花菜亚目、十字花科、大蒜芥族、葱芥亚族、山嵛菜属、南山萮菜组,是一种辛香植物蔬菜。中国药食史上记载山葵的名称较多: 山嵛菜、雪花菜、冬寒菜、冬苋菜、滑肠菜、蕲菜、蜀葵、锦葵、黄葵、终葵、菟葵等。最早在《诗经》里对山葵已经有了记载。《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集传》“葵,菜名。菽,豆也。” 中国自古以来,都把山葵列为百菜之主,味辛香、甘滑、爽口,尤为道家所重,谓十日一食葵菜,用来调和五脏。长江、黄河流域广有种植食用。约唐宋以后,随着其他新蔬菜品种的不断引进种植,气候自然条件的局限和改变,人口的增多,森林的减少,山葵的种植越来越少。到了明代,葵菜已经离开了餐桌,这也可能是李时珍将山葵从菜目移入草目的原因。

      本人翻译:

     熊掌、豹胎,是食材里最珍贵的东西了,但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牡丹、芍药,是花卉里最富贵艳丽的品种了;但剪切清供案头,不如野蓼、山葵。味要得其鲜味,趣要得其真趣;人必知道这个道理,才可以与其谈论诗词。

      真老实人言:

     凡做菜,取猛火重料、浓油赤酱者,一般都是食材不新鲜。

    凡作诗,取生词僻典、变格险韵者,一般都是性灵不通透。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硬读《随园诗话》(36)

    三一《随园诗话》原文: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 硬读《随园诗话》(6)

    三 《随园诗话》原文 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3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qt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