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格物致知恢复天理,终会明心见性

格物致知恢复天理,终会明心见性

作者: 51538fe69650 | 来源:发表于2021-01-16 09:35 被阅读0次

不断恢复天理,终会明心见性

01 去得一分人欲,复得一分天理

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深信因果者必会明明德,就是最终都会明明德。为什么?因为很简单,你信因果,你就会去认真的做我们讲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尤其是格物致知,你信因果你会认真的做格物致知,你就能让自己的因一直在改变,你让自己的情绪一直在释放,你的人欲一直在去,在去,你去得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你人欲去到一定的阶段,就叫跨过彻底解脱点,明白吗?

所以跨过彻底解脱点那个点叫什么?就是人欲去到了一定的阶段,你的天理开始占主导了,你的良知开始占主导了,这个时候你离明心见性就很快了,也就是讲这个时候你反而可能“啪”一声就开智慧了,你就变成了般若智慧,原来很多不明白的东西你一下就明白了,所以你在做功课的时候,也是可以导致你去明心见性的,明白吗?

你说我现在没有明心见性,心想生你讲了我证悟不到,我头脑悟到了,没关系,你认真做功课,去人欲,去人欲,你人欲不断的去,不断的去,你的天理就不断的恢复,不断的恢复,这个时候你的镜子越来越明,镜子越来越亮,有一天你就明心见性了。所以深信因果的人,他有一天将来也一定会明心见性,因为深信因果的人,才会照着这个因果法则去修,才会认真做功课。

02 光复良知,镜子可以自我净化

所以印光大师说:此理势所必然也。须知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他说这是理势所必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从凡夫一直到菩萨那就到佛都是因果。佛为什么也是因果呢?佛不是跳出因果了,而是佛改的因,明白吗?

也就是说他可以做到无因,无因是什么意思?就是因为他每个当下都在觉,他只要给出一种频率,这种频率就被他消融了,你理解了吗?这种频率被他消融了就意味着不给出因了,你只要一觉这个负面的情绪就没了,你只要一觉这个恐惧就消失了,你只要一觉就好比说你镜子上擦了一点灰,这个灰就得去掉了,你擦一点灰这个镜子可以自己自我净化的。家人们,这是很有意思的,你一旦光复良知,你一旦让你的镜子明了,这个镜子可以自我净化。

相关文章

  • 格物致知恢复天理,终会明心见性

    不断恢复天理,终会明心见性 01 去得一分人欲,复得一分天理 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深信因果者必会明明德,...

  • 不断恢复天理,终会明心见性

    01 去得一分人欲,复得一分天理 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深信因果者必会明明德,就是最终都会明明德。为什么?...

  • 王阳明

    格物致知, 存天理,去私欲。 知行合一 良知,是非之心。

  • 如何为善除恶?

    转载:心想生老师 为善去恶就是如何具体的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核武器,方法其实很简单,关键是你要明心见性,在明心...

  • 流言蜚语不可怕

    流言蜚语不可怕 自古毁谤从外来,仲尼受谤亦不轻。 只要本体纯天理,奚暇小人念歪经? 安得本体纯天理?格物致知...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王阳明《传习录》【182】

    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都要格! 【以下黄以方录。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

  • 理学与心学

    1. 理学 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2. 心学 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

  • 格物致知

    朱熹提出格物致知,认为普遍的天理,蕴含于具体的事物之上,因此,要寻天理,须借格物的手段,格,就是研究,讲具体的事物...

  • 2019-05-22

    最近看王阳明格物致知,暂时的理解就是从心出发,知道天理和人欲。天理和人欲是两端,心是衡量。也想到自己走过什么。早前...

  • 体悟

    心即理——明心见性——解门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做功课——行门 致良知——此心光明——目标 悟后起修,内圣外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物致知恢复天理,终会明心见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rj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