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次与自己相关的幼儿园测试,也是该幼儿园测试的第二天,面临的是小班和中班的测试。年龄越小,认知相对就越是有限,在经过这几次的经历后,更知道越是年龄小,测试就越是艰难,很多小朋友,示范对于他们用处并不大,耐心细心的引导,小班很多小朋友不愿意跑的,找妈妈的,无规则乱奔跑的,哭泣的各种孩子应接不暇,面对这样的,引导几句,如果在无法进行,那面对的就是“无法完成”的结果了。
有一个孩子让我记忆深刻,有两种孩子特别容易让人印象深刻,要么足够优秀,要么足够特别,这个孩子因为到处乱跑,完全不受控,是奶奶陪读了,全程陪着,我知道的这样的孩子加上我们自己场馆的,已经知道好几个了,一开始我以为这样的孩子是极少数,随着经历的孩子越来越多,见识决定认知。也许教练看到的是孩子的无规则无意识,而我却看到的更多的是奶奶的无耐与无措,把孩子抱起放在起跑线,孩子跑出去完全不按线路来,不再回来,和他沟通他完全无视,自动屏蔽,一旦控制,孩子就倒地上撒泼打滚,他奶奶也是毫无办法,唯有任任其自由飞翔。一个劲的急切询问孩子是怎么回事?这孩子是不是傻子?五六十岁的老奶奶陪着三岁的孙子上幼儿园,这并不可笑,这是值得尊敬的,毕竟我国的传统就是这样,长辈的付出是无私无畏无惧的。为孩子哪怕每天贡献二十四小时的精力,那也是乐此不疲的。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重度感统失调儿童呢?孩子的调皮也许可以被接受,但是这种孩子的家长的疲劳与心情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达其万分之一的。
一次测试,各个幼儿园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完全可以通过数据遇见,不同的幼儿园的同龄段孩子的数据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一开始我会怀疑是不是距离量错了,今天再次测量一次,其实并不是,确实只要重视起来,练起来,会完全有不同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