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围城里最有名的一句”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当然今天的执笔我不是讲婚姻,而是我发现这句话或许可以用在今天的中国,围城即使圈子,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大范围普及,不少人提出来一个新名词”地球村“,似乎互联网将改变世界的格局,真的将世界连在一起,如同村庄一般,然而这个理论实现了吗?2017年我的生活轨迹跨度非常的大,接触过小米的高层,听过雷军老板的讲话,参加过那些所谓互联网“精英”的分享,虽然离他们本身的圈子差距甚远,但通过沙龙至少能对他们对世界的看法知晓一些皮毛,而后半年也在家乡打拼,进国企,走到农村,和那些还拿着功能机的婆婆爷爷侃大山,我深刻的体会到“圈子”的存在,所谓的圈子是那种让另一个圈子无法理解的隔阂,而这样的圈子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交集真的越来越少,中国的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物质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楼宇间早已分不清哪个是国际化大都市,哪个是三线小城市,但圈子似乎又将北京和所在之处区分开来。
北京的小伙伴能想象到这边的安卓机几乎清一色的oppo vivo吗(天天给别人查是不是全网通手机所有各种型号很清楚),而在北京连家oppo的店都没有,而家里的小伙伴也不会想到燕郊到西二旗的距离是很多北京孩子每天上下班的距离(地图上拉直线大概40km行车距离大概是永川到沙坪坝这么远),北京的小伙伴肯定不知道这里最火的视频软件是快手和内环段子,知乎却成为为数不多的同学的选择,家乡的孩子也想不到2000块钱一个月的房租在北京只能租到一间卧室,北京的同学(这个可能是城市的孩子都想不到),在农村家里安一条宽带是一件很谨慎的事,谨慎到要开家庭会议,谨慎到必须要村里的干部,最好大队里进行通知,甚至要村领导陪同才敢安装,而村里的人也不知道在北京,邻里之间可能生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因为或许你的家乡话人家根本听不懂......
大刘的三体里面有两个特别有趣的理念。“黑暗森林发展”和“技术爆炸”,前者太哲学,后者似乎就是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或许中国几千年的农耕问题所谓的习俗、技术、法礼多很统一,而如今随着技术爆炸时代的到来,圈子之间的隔阂已经越来越大,王自如(zealer创始人)说或许终有一天每个人老去时都会被下一代人称之为“腐朽的一代”,而我并不认同腐朽一次,因为圈子将会成为技术爆炸时代必然产物,年纪、地区、职业、家庭......都将影响你在哪个圈子里呆着,因为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我只求当你偶尔看看别人的圈子是不要用鄙俚或者羡慕的眼光,理解万岁......
最后大年初四,半年没写东西,祝各位新年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