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 第六章 谷神不死

道德经 第六章 谷神不死

作者: zorogan | 来源:发表于2019-11-10 22:56 被阅读0次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在这一章里还在继续阐明“道”的特征。用比喻的方法去说明道是空虚也是实在的,同时还说明道还是变化莫测,而且还是永恒不变的。

玄作为一个概念,在道德经里面我们经常能看见的,“玄”是指深黑色、深远神秘、妙不可测的意思,而牝本意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就是指他有无限的造物能力。

那么“玄牝”就是指玄牝的母性,这里就是比喻能够孕育和生养天地万物的母体。

道也好像绵绵不绝的存在着,它的功能也是永远使用不尽的。

所以老子在这一章里面又再次说明,既可循又无所不在的发挥作用,他天地而生,亘古长存,他又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指挥和孕育着万物,那么道还像西方的上帝,和东方的佛祖,道是万事万物的仲裁者。决定了世间的人和事。

其实我们听到的庖丁解牛。讲的就是庖丁在解牛的时候刚开始看的是一头牛,因为那个时候对牛的身体结构还一点都不了解,但是三年之后,看见的就不是一头牛了,因为他对牛的身体结构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到了后来,庖丁解牛的是完全是凭自己的意念去做,就不再用眼睛去看。因为包丁对牛的身体组织已经了然于胸,再没有一点不通晓的地方这样。庖丁的刀就可以顺着牛的身体机理结构,辟开筋骨之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隙进入,庖丁解牛的结构和牛的身体本来的构造是一致的,那么因此包丁的解牛刀就一定不会碰到经络相连的地方。

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凝结的地方都不会碰到,那更不用说他的刀会碰到牛臀骨部的大骨头了。

技术高明的厨工一年都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子去割肉。一般的厨工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要用刀子去砍骨头。庖丁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解过的牛有几千头,但是刀口还像刚磨出来的一样。这是因为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却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却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的时候就一定会宽阔而有余地,都不会受到任何的损害。尽管用了19年,但刀还像新的一样。

尽管是这样,每当疱钉碰上筋骨交错难以下刀的地方,依然十分警觉和小心翼翼,而这个时候他会把目光集中,将动作放慢,刀子轻轻的动一下,然后哗啦一声。骨和肉就分开了,也就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这个时候疱丁才会放松一下。

我们这里讲的是包丁解牛,实际上这却看到了超出这种具体范畴的道。疱丁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解牛技术呢?是因为他在解牛时的所作所为都符合牛身体的自然规律。而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情,就一定会轻松而且快捷。就像文章中所说,道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就是这样若有若无,但它的作用却是没有止境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 第六章 谷神不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hz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