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易经易即良知
读《易》,析辞,察处变之理

读《易》,析辞,察处变之理

作者: 童年的流星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11:49 被阅读78次

前文介绍《读易,析辞,察避祸之理》的时候,曾经谈过我们一生中最害怕的事情,也通过大畜的解读,阐明了圣贤们做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的不二法门:德行。热心的读者就问:无妄、大畜的道理虽然好,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呢?《易》中确实也给出了答案。本文就以“震”卦为例,介绍克服恐惧的门径。

“震”卦古歌:

震来虩虩(读戏,令人惊恐),
笑言哑哑,
震惊百里,
不丧匕鬯(读唱,美酒)。

震来厉,
亿丧贝;
震苏苏,
震遂泥。

震往来,
亿无丧;
震索索,
视矍矍。

震不于其躬,
于其邻。

原文尽管晦涩,但我们不妨通过历史故事来意会。公元383年,东晋宰相谢安镇定自若,安排子弟谢石、谢玄率兵8万与前秦苻坚军80万决战于淝水之畔。两军鏖战之际,谢安邀友下棋,战报传来,下棋依旧,友人急问战况,谢安只淡淡一句:“小儿辈大破贼”,这幅画面与震卦古歌所描绘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何其相似。

译诗:惊雷之歌

雷声恐怖似咆哮,
泰然自若仍谈笑;
雷霆惊动百里外,
稳持手中美酒勺。

猛然一声惊雷响,
财货损失少不了;
雷声滚滚心不安,
惊慌失措陷泥沼。

雷声远去还复来,
有条不紊损失少;
雷声阵阵令人惊,
目光矍矍正容貌。

雷击邻人不伤我,
镇定自若福佑到。

古歌中雷击邻人一节并非幸灾乐祸,而是对处变不惊的肯定。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与天灾相比,人祸的伤害更为严重。因为惊慌失措导致的混乱动荡,破坏力远远大于灾难本身。

那么怎样才能修炼到“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呢?《易》这个思维的游戏越来越好玩了。

1、处变不惊,从培养“静”气开始。“震”、“艮”互为覆卦,同出异名,喻动静之道。成大事者必有静气,「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张弩,节如发机」、「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孙子兵法中蕴含的动静关系既是天道,也是人道。“静”不是无事可做,而是“知止”。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哪些当为,哪些不当为,这个功夫就在平时了。

2、处变不惊,“智商”不够可不行。“震”、“巽”互为错卦,如果说震是行动力,巽就是智力。处变不惊需要的是远见和谋划能力,这就要在“巽”上下功夫。

3、处变不惊,就要学会解决难题。“震”的互卦是“蹇”,就是水下礁石,举步维艰之意。周易指出:蹇,由止可解、由明夷可解、由贲可解、由谦可解。翻越难关可用的梯子很多,迎难而上、小心谨慎、韬光养晦、互敬互爱、不放过任何向别人学习请教的机会,世上的难题不就是这样解决的吗?

4、处变不惊,落脚点在“信”上。将“震”卦的内卦和“艮卦”的内卦互换,就是“小过”卦,喻指心中有信,少有过失。首先当事人要有信仰,坚定信念,才能稳定心智,有条不紊地展开行动方案;其次当事人应该能获得他人的信任,这样才能安抚惊慌的情绪,团结民众,共渡难关。

5、处变不惊,重在日常的修身积累。将“震”卦的外卦和“艮”卦的外卦互换,就是“颐”卦,我们在《读易,析辞,察养生之理》中已经介绍过。将“震”的内卦和“巽”卦的内卦互换,就是“恒”卦,也就是坚持不懈。

其实培养处变不惊,易还有很多的玩法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迪,我们慢慢来,也请读者自己画一画,看一看,让自己也学会这个游戏的规则,就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了。

相关文章

  • 读《易》,析辞,察处变之理

    前文介绍《读易,析辞,察避祸之理》的时候,曾经谈过我们一生中最害怕的事情,也通过大畜的解读,阐明了圣贤们做到“心无...

  • 读《易》,析辞,察远行之理

    读孟郊的游子吟,也有读易的乐趣。“临行密密缝”便是“重逢”,正与“意恐迟迟归”相应,远行游子每当看见衣服上细密的针...

  • 读《易》,析辞,察感恩之理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诚恳地论述了关于“感恩”的幸福学理论。当一个人拥有“感恩”和“宽...

  • 读《易》,析辞,察养生之理

    读《易》的过程中,我们绕不过对卦辞和爻辞的解读,而卦爻辞也是众所周知的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历代易学著作大多都在考证...

  • 读《易》,析辞,察避祸之理

    孔子在和弟子子贡讨论易学的时候,说了两句掷地有声的话:“君子德行焉求福,仁义焉求吉。”可是《易》中几乎每一句卦爻辞...

  • 读《易》,析辞,察忠信之理

    关于“忠信”、“诚信”、“忠诚”的大道理太多太多,多的让人不想看,不想听。所以本文不讲大道理,我们还是从易卦中听一...

  • 读《易》,析辞,察解难之理

    上一篇《读易,察处变之理》中曾经提过“震”卦的互卦是“蹇”卦,也就是要达到处变不惊的境界,就要有解决难题的能力和实...

  • 读《易》,析辞,察劳动之理

    李泽厚先生曾在《历史本体论》一书中详细地论述过关于华夏文明的缘起,并将中庸文化的形成归因为生产实践中的劳动。 从上...

  • 看懂“颐”的卦象,最好的养生就是修身

    颐卦的文字解读,《读易,析辞,察养生之理》之中已经有所介绍,我们已经知道颐卦讲养生,讲饮食有度,本文不再重复文字解...

  • 易成语之微显阐幽

    微显阐幽: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易》,析辞,察处变之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ji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