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很喜欢望向窗的外面,我们家在员工宿舍的一楼,窗外只有一间锅炉房与一条不宽的天,天不是蓝的,一般是灰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喜欢看着窗外发呆,当时我的爸妈都看不懂我这种行为,甚至一度认为我脑子有问题,要去医院检查。时至今日,我也不明白当时的我为什么要看窗外了,可能是对外面世界的一种向往吧。
长大一点以后,我经常会坐长途火车,我当时并不清楚这是什么。我很喜欢坐火车,因为坐火车时我可以不用学习,不用做作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可以看窗外。火车开的并不快,所以我可以清楚的看到沿途的风景,还有窗外的人。火车进站时,我可以看到窗外所有人的表情,人们长得并不一样,但脸上都写着累这个字,他们上车时可能会笑一下,但很快就又回到那种表情。只有小孩子不是,他们要么在哭,要么在笑,要么在叫,一时也不停,就像把所有人的情绪都吸走了一样。
现在我看向窗外,还是一片灰蒙蒙的天。恍惚间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呆呆的望向窗外,现在,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小时候的我看向窗外,是出于一种对外界自由向往,这种向往来自于内心。看着大人们可以出门,想走就走,便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自由,
但是,我的父母明白这不是自由。所以他们不明白我小时候在干什么。我想要的东西未必是你真要的东西,当你得到了之后,你会觉得不过如此。更有甚者,会在追到想要的东西之时,把手段与目的弄混了。
我爸给我讲过一件事,他小时候有个朋友喜欢了一邻居的一个女孩,便时常去找那女孩的父亲,时不时还给点东西,借此来获得接近女孩的机会。有一天,女孩的父亲出远门了,有整整两个月没有回来,我父亲的朋友尽有两个月不知该干些什么。我爸给我讲这个故事时,只当做一个笑话。但再来看,好像还可以看出一点道理。在当今的这个社会之中,我们全力奋斗,达成自己的梦想,这固然是件好事。但有没有可能我们在追梦的时候把自己的梦想与达成梦想的手段弄混?从而去追求手段了呢?我想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说,也许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做一下,找一个没有事的下午,沉思一下自己究竟在为什么而奋斗,为什么而坚持。自己的初心,是否变了呢?自己想要的“窗外”,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