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丹”: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郑氏解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日潜阳”。 (《医理真传卷二》)。
“封髓丹”:黄柏30g,砂仁21g,甘草9g。本方原出于元代《御药院方》,功能“降心火,益肾水'。虽非郑钦安自拟,但郑氏非常推崇此方,认为“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尝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医理真传卷二》)。广泛用治真气上浮各症,如鼻渊、鼻浊,“予治此二证,每以西砂一两,黄柏五钱,炙草四钱,安桂、吴萸各三钱治之,一二剂即止。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头痛偏左偏右者,“予常以封髓丹加吴萸、安桂,屡治屡效。”还用治目中五彩光华等多种病症,难以枚举。
分析两方结构:潜阳丹,补阳(附子,砂仁)为主,滋阴(龟板甘草)为辅,使阳衰阴亏均可得到改善。阴亏虚阳上越故热,阳虚故畏寒,表现是寒热错杂,但实为阴阳两亏,以阳虚为主。
封髓丹,砂仁补阳,黄柏清虚实火。阳虚久功能不足故肠胃气滞,实热内生,本是胃肠下焦阳虚气滞。但标却是湿热实热。寒热错杂。若胃肠功能更一步下降,加吴茱萸干姜。心功能不足加附子,体表怕冷。
还是阳虚为主。
人体功能不足产生诸般寒热错杂之法,可资借鉴。
阴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