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李银河老师说的一句话,“彻底的悠闲,无所事事才好。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最终均无价值,最终灰飞烟灭。
唯一自己能够把握和享用的只有自己的时间。至于这段时间,你做点什么还是什么都不做,结果都差不多。
人生是否有意义,不在别人的眼中,也不在于别人的口中,在于自己的心中。照顾好自己的心情,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不知道是不是大数据比我更能判断我的喜好,同时也推荐了对老友记的Joey扮演者的采访,他分享自己休息了一年感觉很好,然后又休息了一年,最后休息了四五年。他感觉他最擅长的就是doing nothing。
另外,还有李诞小卖部对于一位40岁单亲妈妈来信的回复。这位妈妈信中谈到她面临职业和男朋友两地如何选择,以及职业与保障女儿安稳生活如何选择的问题。李诞分析出了这个妈妈自己过的并不开心,虽然她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她并不是一个物欲很高的人,目的是为了给女儿一个安稳且明确的未来,所以尽管她很想休息,她在工作中已经找不到乐趣和成就感,但是仍然认为需要继续做这份工作。
虽然李诞说,这位妈妈所认为的给女儿一个安稳且明确的未来最终也就是像她这样,有一个好的学历,有一份稳定且高薪的工作,但是过的不快乐。其实,我能理解,也许这位妈妈心目中,她是存在了侥幸的心理认为,也许她的女儿能找到一个安稳且高薪且她自己也很喜欢很有成就感的工作。所以,她认为她目前的妥协和牺牲是有必要的。
曾经的我也认为,我需要一份安稳的工作,不然我不能生存,我需要满足父母的期许,满足社会对你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情,不逾矩不突出,这样就能安静的湮没在社会的人群中,不会被挑出来批评,不会有人指摘你一二。
但是,我一直忽略了对于我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探求,我了解我自己吗?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擅长什么,我享受做什么?我真正想过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不知道是哪位伟人说的。我认为这个应当是每个人的使命。这位妈妈有能力也有财力去探求,她没有,却寄希望于自己的女儿可以幸运的轻松地找到。
年轻的时候,我做了一件中二的事情。在大连的一个海边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五年后,我收到了。信中当年的自己对于配偶,事业,生育都有诸多期许。虽然我也在自己当年的期许中努力着,但是确实诸多不顺。配偶依然是当年的那个初恋,但是我并没有晋升律所合伙人,生育努力了两次均流产,身体也遭遇重创。
但是信中的自己非常肯定的对自己说,我不需要很多的钱就能过的很幸福,所以挣钱不是我的第一顺位,当挣钱和帮助别人冲突的时候,我的第一选择应当是帮助别人。其实还有,当挣钱和我的理念冲突的时候,我应当放弃挣钱。我所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应当用于帮助善的正义的那一方,而不是为虎作伥。
现在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践行了一年,虽然我没有挣很多钱,但是我起码养活了自己,靠帮助那些我认为真正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法律帮助的人。
我选择朋友,选择同行的人,我不在试图讨好别人,我珍惜自己的时间,花在我喜欢的在意的人和事情上。
虽然我依然活在社会目光的注视之中,哪怕早上起来晚了,被邻居看到我9点钟还没有去上班,还在遛狗,仿佛在这个不知情的邻居眼里,我就是一个不求上进的社会渣子,那又怎么样?我为什么要跟她解释我的生活,我为什么要在意她对我的评价。像过去那样,过一种表面上循规蹈矩挑不出毛病的生活就多么值得称赞吗?用这种表面的努力掩饰你在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上的懒惰吗?
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你要努力,也要学会摈弃掉别人的眼光干扰。他们没有那么在乎你,你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与他们全无干系,只要你不问他们借钱。哪怕父母也是如此。如果我不去努力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生活,我就真正的辜负了我自己。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其实,我早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
遛狗的时候,突然百米冲刺起来,工作日在家做饭,读一本书被逗乐,写文章写着有了新的领悟。我看着日出起床,看着太阳躲进隔壁高楼后面,就收衣服进来。我感觉到了风,四季,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呼吸,腹部丹田的微弱气团。我想,我要好好守住它,这是我生命之火,它又回来了。
我重新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活着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