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写文章而不是写日记
如果要打造个人品牌,一定要多写文章,而不是写日记。
写文章是公开的,发表观点,相对来说比较正式 ,有外部督促和探讨,写得好或者写得不好,会有人跟你讨论,更甚一步,会有人找你辩论。
写日记是私底下的,可以写得比较随意,不用管逻辑结构。日记适合真实的想法表达。
如果要打造个人品牌,证明自己在某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度,一定要多写文章,发表观点、看法和研究成果,因为你所研究的领域,不一定其他人都知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研究的领域不一样,可以把自己所研究的细分领域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从而创造细分领域的专业度。
02
写文章之外还要写日记
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
写文章可以构建影响力,打造个人品牌。写日记是为了更好的练习成长。除了写文章之外,还要写日记,这一部分内容,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怎么想。
日记承载记录、创造的功能。记录现在发生了什么,未来可能会创造什么。
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有什么可以改进?
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有什么具体行动?
我会更鼓励你将日记内容,放在“要做”的事情上,写下来具体行动方案,并在未来特定的某一天,有一个清晰的衡量标准。看看现在写下的“行动”是否达成,以便于更好地调整行动决策。
假设这个过程持续1年,每天都写下一项未来的决策,1年365天,未来有365次分析决策成果的机会。
多用日记创造的功能,针对自己尚未实现的目标计划想法,盘点现有的资源,看如何实现。
03
日记的记录功能
记录是客观地描述我们做了什么,记录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
记录有一个好处是,对过去进行完整的复盘,复盘往往有一个终止时间,即“目前这个时间段”我们做了什么?取得什么成果,有什么成就?
为了让复盘的内容更具有时效性,可以每天设置一个“当日死亡节点”。比如每天的23:30,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必须要沉沉的睡去,倒计时结束。
电影《时间规划局》中,如果没有时间,倒计时结束,生命就会结束。
按照“当日死亡节点”的规则,在这个节点前,我们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去睡觉。你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让“当日死亡节点”更有效地融入到生活,如果你还站着,要做一个模拟倒地的动作。如果你手上有杯子,杯子应该成自由落体的状态。
晚睡的朋友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在这一天结束时,假设已经是当日死亡节点,无法继续进行没做完的工作或谈话,因为必须在“当日死亡节点 ”前睡觉,结束一天的工作,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等到第二天再来。
04
日记的创造功能
“当日死亡节点”对应的是“明日重生节点”,明天你可以重新醒来,盘点你正在做的事情,所有的一切。哪一些是重要的,哪一些对你来说,是你生命开始依然会去做,并且会持续去做。
日记的创造功能,可以让我们指向未来。假设一切尚未发生我们针对未来,可以做一些什么?
『创造』更多是对于尚未发生的再创造,不是什么神奇的功夫,而在于我们过去每天都在做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当日死亡节点前,你正在做的事情,进行重新思考、组合,是否有新的创造空间。
有时候,针对未来,不会只创造一次,而会创造多次,对于尚未实现的目标、计划和想法,写很多次,才能写出自己满意的版本。
把每一天都当成结束,把第二天作为开始,每一天都过一生。可以每天记录历史,也可以每天创造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