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学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不同的界定,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1879年,德国冯特(1832~1920)的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
心理学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心理机制和社会文化。生物学和人类文化是分析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界限。
4.
心理学基础性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性研究还包括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5.
20世纪初,第一个国际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起源于德国,兴起于美国,代表人物是铁钦纳(1867~1927)。詹姆斯(1842~1910)所倡导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受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机能主义则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有关,两者成为日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根基。
6.
心理动力学观点源于奥地利的弗洛伊德(1856~1939),他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个体无意识和童年经验,主要研究方法是临床案例研究,以冰山结构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体现了人格构造,将心理比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冲突。
7.
华生(1878~1958)代表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集中关注环境事件(刺激)与人体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斯金纳(1904~1990)指出,所有行为主义都可以理解为习得反应,行为主义因其后果而得到选择,行为主义者将人比拟为具有心灵黑箱子的机器,必须用实验室实验获得治疗。
8.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加工、储存和获取信息的机制,信息加工指从环境中得到的信息输入,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出。认知心理学将大脑比作配有软件的电脑,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9.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取代主导心理学坛的新行为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号称“第三势力”,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不是分析行为的原因,而是了解行为表现的理由,了解人的潜能、人的价值、自我实现。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自然观察、面谈法。
10.
50年代起,心理学派分立演变为多元理论并存、包容的局面,形成生物学的观点、精神分析的观点、行为主义的观点、人本主义的观点、认知的观点、进化论的观点、文化的观点。
11.心理学研究方法众多,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研究方法进行划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