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闲暇时间看了一遍新版三国演义,感触颇深,四大名著真是个个精辟呀!
首先,我想谈谈给我感触深的几个人的特点,我按出场顺序来说,这三人分别是曹丕、司马懿、刘禅。
曹丕此人并无才华,文不及曹植武不及曹彰,但是却夺得世子大位,篡汉自立建立曹魏,曹丕大智若愚,虚心好问,会用人能纳谏,可谓是一代枭雄只可惜英年早逝。
我十分佩服司马懿,我不是佩服他的才华,而是佩服他的坚韧,壮年一直隐于世,可以为曹冲守丧三年静观时变,直到53岁才第一次掌兵,最后司马氏成为三国最后的赢家。吾等小儿,有何资格说“时不待我”我这样的话!
刘禅,他留给人的印象是“扶不起的阿斗”,我却不以为然,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刘禅年仅16岁,直到蜀汉灭亡,如此乱世在位长达41年,在位时间同时期仅亚于孙权,即使在历史上也寥寥无几吧。再说孙权是何等人物?9岁孤身向刘表讨要孙坚尸首,18岁继承江东家业,27岁赤壁大胜,到最后创建东吴帝国,即便这样,其晚年却因继位问题导致东吴混乱。而刘禅呢,16岁继位,在位长达41年,而诸葛亮也仅仅辅佐其11年,就算后期姜维辅佐,但诸葛亮和姜维共计北伐16次,可见蜀国国力强大,资产雄厚,无论国内大臣如何贤能,都不可埋没刘禅知人善用的功劳。北伐失败原因有很多,毕竟刘邦的历史典故在那,司马氏也不是傻子,怎会轻易让历史重演,错并不在刘禅。最后听信黄皓谗言导致灭国(此举和孙权晚年很像),这只是灭国的导火索,并不是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司马氏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在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霸来降途中迷路,刘禅得知亲自迎接,可见其贤。在诸葛亮死后,如果他不能知人善用,如何保蜀国太平,保姜维北伐呀,所以我认为其贤可比刘邦。
再者,我想谈谈如果我等人此乱世,是何地位,再谈古论今,感悟当下。
想必人人都希望自己是诸葛亮这样未出隆中已定天下三分的旷世奇才;或者是像常山赵子龙七进七出一身是胆的将军;再或者像美髯公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这样义薄云天受后世敬仰的千古传奇。
可是现实生活中,大家不是曹操刘备孙仲谋,也不是诸葛子龙关云长,就是连范疆、张达这样的叛徒都赶不上,只能算是几十万大军中的一员,还不是精锐部队。运气不好还可能是陆巡火烧连营时刘备的部队。
看到夷陵之战时,我感触颇深,我等人命运竟如此!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和平年代如现在,又何尝不是?吕不韦口中的“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说的不就是我等打工之人吗,所以要做知学之人,所谓“知学之人,能于文迁,达于理之变,能与时化”。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文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