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玉之人
昔人屈原爱玉,则有“登昆仑兮食玉䒨,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的良词;今人范锡军赞玉,则有“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的美句。而我也与前之古人,后之来者一道,以玉为美,恰似我心如玉。
在我的胸前一直悬挂着一块儿晶莹剔透的“宝玉”,尽管她的价值并不算高昂,但是对我来说,它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玉之美者
她的外形朴实无华、干干净净,仿佛是一朵飘荡于天空之中的彩云,历经千锤百炼,经历千磨万击,走过无数艰难险阻,仍然保持着她高洁的姿态。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她的上半部分镌刻着一个饱满圆润的“福”字,生动而又形象,活灵而又活现,正如一个庆祝节日的年画娃娃一般,喜庆之余,寓意着幸福与美满,象征着万事皆可如意。
她的下半部分雕刻着两个葫芦,一大一小,相互依偎,相互扶持。仿佛是那长者在守护着幼童,一片和谐之气,也蕴含着家庭和睦之意,平安吉祥之兆。葫芦的“芦”与福禄的“禄”字谐音,也象征着财源广进的美好祝福。
玉的背面以鱼为主体,又好似一尊如意。人们常说:“连年有余”,我想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我的人生也必将是如鱼得水,如意吉祥的。
玉意·寓意
一块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玉石,寄托了多少美好的祝福与殷切的希冀。有言:“磊落光明其人如玉”,我说:“身佩宝石我心如玉”。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只有经历过磨砺的玉石才会晶莹透亮,熠熠生辉。玉虽然只是众多石头的一种,却并不甘心做一块百无一用的顽石,它经过千磨万击、千锤百炼,终成为闪耀于世人面前的价值连城的手工艺品,并能传递千年之久。“玉,石之美者”由此可见一斑。
玉既有闪亮的光泽,却不甘隐匿于田间山头,只有那有心之人才能觅得到它的芳踪。可惜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细心的人才有机会探寻到它的藏身之处,可是细心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玉石之美,令人叹服不已,故有“抛砖引玉、金玉良缘”此般嘉奖之辞;古时更是以玉作为敬辞,譬如:玉泉、玉液、玉姿、玉照,“玉”字所组之词是尊贵与美好的代名词。
古时,王者腰间均会佩挂玉石,表现着无穷的雍容和无限的华贵,无敌的权威与无比的高尚。
贾宝玉·真顽石
《石头记》中,林黛玉与贾宝玉之情感天而又动地,曹雪芹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将《红楼梦》推向了至高之点。贾宝玉衔玉出世,据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宝玉便是那块被遗弃了的无才补天的顽石。可见,一块小小的石头,蕴含了多少人物传奇般的经历。“至贵者宝,至足者玉”玉可见其美,更可见其意。
我心如玉·温润四方
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玉之精髓并不仅仅在于其外在的光鲜与亮丽、夺人之眼球,更多来自源于她美好的寓意和“千磨万里还坚劲”的刚韧性格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胸前的这块宝玉,我常常为她清理身子,还会为她搭配漂亮的挂绳,因为我深爱着她。她不仅仅能够带给我更多的吉祥与如意,福与禄的双赢,更多的是她能激励我去不断地挑战,继续的磨砺,方能成就我心如玉,润泽四方。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