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信》| 十年书信之重,恐是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信》| 十年书信之重,恐是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作者: 航妹子特别喜欢你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12:15 被阅读0次

今天分享东野圭吾的《信》

希望你能喜欢~

1

直贵终于张开嘴,准备唱 

可是他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

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

这是《信》的结尾,看到最后,我心里一紧,眼泪跟着流了下来。

1

一对失去双亲相依为命的兄弟,刚志因工作受伤失业,面临弟弟的学费问题,心生歹念,入室偷窃,不料被主人撞见,因为腰痛来不及逃走,意外杀人。

被法院判15年有期徒刑。然而本来前途光明,成绩优异的弟弟,从此贴上了杀人犯弟弟的标签,坠入了社会歧视的轮回中。

“被贴上标签的人,只能等待着自己应得的人生。

我因为是杀人犯的弟弟,不得不抛弃音乐的梦想,抛弃自己深深爱着的女人。

就职后不管是不是因为发现了这件事,被调动了工作。

由实子被周围邻居们白眼相待,连女儿实纪跟要好的小伙伴接近的机会也会被剥夺了。

那孩子将来长大成人,如果有了喜欢的男朋友会怎么样呢?

伯父是杀人犯的事情一旦被发现,对方父母会祝福他们的婚姻吗?”

这是直贵给哥哥刚志写的最后一封信。女儿在学校受到歧视是他情绪的爆发点,直贵也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妻女。

2

被贴上标签的人,只能等待着自己应得的人生。

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产物。

我觉得文中平野扮演的角色就是这个社会的述说着。犯罪者的家庭在世上被人歧视是理所当然的,不如说是需要那样。重要的是,要设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构筑与他人的关系。

世上的人不会谴责贴上这样标签的行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不知道什么时候怎样的人会危害到自己,谁都是只能靠自己保护自己,对这些没有什么力量的老百姓来说,对周围的人至少要预先给他们做个什么标记。

3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一个带着有色眼镜的社会。我们无法抱怨,无法怪这个社会太残忍。

我把这种称为原生家庭陷阱。读完《信》之后,发现直贵在这本书中把原生家庭这个词诠释的淋漓尽致。

原生家庭首先决定了一个人的经济基础、社会身份,于不幸者,更是无法逃脱的身份烙印。

就如那声呐喊:“哥哥,我们为什么要生到这个世上来呢?哥哥,我们也有幸福的那一天吗?”

这个呐喊来自直贵,来自每一个被原生家庭所困的人。

4

这个社会太多被原生家庭所困的人,文中直贵在这种受歧视的社会压力下,还是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依旧那么努力。

其实直贵也奔溃过,平野告诉他“社会的死是可以生还的,孜孜不倦地一点一点恢复他与社会的相容性。一根一根地增加与他人联系的线。

亲人的联系是无法割断的,身上流淌着一样的血脉,你是杀人犯的弟弟,这样的标签便会跟随你一辈子。

人是社会的一员,你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都会给予社会带来一定影响,或好或坏。

所以我们都得活的小心翼翼,因为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买单。不仅仅是你自己,包括你的家人都需要为你买单。

这就是现实!

我不喜欢这种歧视的存在,但是歧视这件事情好像就是人性的黑暗面,有点摆脱不掉。

5

想起最喜欢的诗人顾城的一首诗,放在这里应该挺应景的。

《小巷》

——顾城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只愿这个社会不要太过残忍

愿亲爱的你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公众号:四有四分之一。一个爱读书、追求自律的滑板旋风少女。喜欢我就关注我,一起来玩吧~

相关文章

  • 《信》| 十年书信之重,恐是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今天分享东野圭吾的《信》 希望你能喜欢~ 直贵终于张开嘴,准备唱可是他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 这是...

  •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有感

    灵魂之轻,皮囊之重。 时光之轻,记忆之重。 生命之轻,俗世之重。 我们承受所应承受。 又,不能,绝非无能。 亦如放...

  • 无题

    Engage life, enjoy life 承受生命之重,享受生命之轻。

  • 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窗外的天色灰蒙蒙的,似昨夜的墨色还未彻底散去。我微张着迷蒙的双眼看了看新闻,扫了扫朋友圈。铺天盖地地秀恩爱、玫瑰花...

  • 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一个激灵,睁开眼时间已是二十三点,才知差点过了交作业时间。 这段时间,感觉压力特大,顿感身体越来越承受不住,真担心...

  • 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想着爸爸说的老公公能坚持到大寒的时候,我也想着最起码还能坚持一个月,没想到说着道着就没了。走的已经走了,怎么也...

  • 【读书清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生命之轻 负担越重,我们越能感觉到生命的存在,也越能明白生命的意义。最怕的不是生活之重,而是生命之轻。 2.背...

  • 生命之轻,生命之重

    我想以“生命之轻,生命之重”为题,看看这个浮世带给我们怎样的差距,而我们的安全感,又来自哪里。 "生命轻于鸿毛,我...

  • 生命之重,生命之轻

    这些年,经历很多生命的消逝,朋友、同事、亲人。难过也好,在一段时间里说起来、想起来不胜唏嘘也罢,更多的时候,我们的...

  • 生命之轻,生命之重

    艾米是我们家的朋友,安妮是艾米家的朋友。安妮是艾米的下属。艾米和安妮是同学,叶先生和艾米、安妮是同事。 就在大概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 十年书信之重,恐是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tx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