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老恒言》
作者: 曹庭栋
周作人似乎对《老老恒言》颇为推崇。其《知堂书话》中有一篇专门谈到该书的短文,认为它“是一部很好的老年的书”,并调侃道:“如有好事人雕板精印,当作六十寿礼,倒是极合适的。”在另一篇文字中,周作人更直言:“我尝可惜李笠翁《闲情偶寄》中不谈到老年,以为必当有妙语,或较随园更有理解亦未可知,及见《老老恒言》,觉得可以补此缺恨了。”
曹庭栋编纂了《老老恒言》一书。该书不仅博采前代各家养生思想之长,还记录作者自己的长寿心得,因此颇有说服力,成为老年人养生的经典之作。
曹庭栋注重把养生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即所谓“慎起居、适寒暖、节饮食、调脾胃、和情志、养心神,切切于日用琐屑”。因此,《老老恒言》前四卷对人们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从睡眠到饮食,从消遣到导引,从衣帽鞋袜到床帐枕席应有尽有;第五卷则附有作者搜罗及自拟的粥谱100种,分为上中下3品。
2.
《雅舍小品》
作者: 梁实秋
《雅舍小品》就像是梁先生用深厚的功力和积淀,辅以小火煨炖出世间百态,无论多么枯槁的食材,都能调出一番独特的风味。翻开书卷,每一个小方块字都好像跳跃起来,充盈着和别处不一样的感情和意境。仿佛你推门进入这间“雅舍”,所有的东西都自然构成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每一件器物都染着家主人的疏朗之气,但又不会有盛气凌人的压迫感,捧在手里,真如雅俗共赏的小品一般,确实十分的赏心悦目,典雅精美。
独居雅舍,仿若隐居南山。先生同陶翁一般淡泊名利,却不是那种决绝的避世。正相反,他对于这世间繁华万物,都是感兴趣的。此处的感兴趣并非指喜欢,先生不喜欢的、避之犹恐不及的事物有很多,但是他对各种事物的观察都细致入微,令人赞叹。对于大多事情他都保持着中庸态度,文章不像鲁迅先生那样犀利,而是行云流水,字字珠玑,滑过丝绸锦缎,最终落入水中,惊起心湖阵阵涟漪。
梁实秋的散文,雅致诙谐,自成一派,即使在大师辈出的民国也是无法忽视的一座山峰。这本《雅舍小品》,描摹世间百态,大至生死灾祸,小到请客、送礼,甚至“骂人的艺术”,用幽默的笔触剖析世事人情,又如与一位旧友谈天说地般亲切可感。粱的语言最大的特点在于用词考究,各种古语成语仿似信手拈来,文气斐然,但又不给人佶屈聱牙之感。即使有个把词字生僻不识,也不影响对语句的理解,甚至在字里行间生出了一种古怪的幽默感。这份功力,说他当世独步亦不为过。
3.
《传家》
作者: 任祥
《传家》分为春夏秋冬四本,按照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札记六个部分来撰写。
《传家》更像一部家庭生活的百科全书,记录的更多是台湾地区华人的一些生活智慧,读来简单轻松,讲的很多东西平时生活中都多有接触,但是并未像姚任祥女士一样将其一一系统的记录下来。
《传家》说的内容很浅,更像是一个生活的导览,就像书中南怀瑾题的“中国人的生活智慧”的大纲,只要从其中一个点下去,都可以引申出很多。
读《传家》最大的一个感触是,原来平凡的生活可以过的如此的有滋有味,丰富多彩。这本书似在不断的提醒:幸福的的生活和人生到底是怎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