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太阳过黄经三百四十五度,惊蛰至。古代把“惊蛰”称为“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时间为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惊蛰之后天气转暖,渐渐有春雷,天上的雷声惊醒蛰居的动物,所以称之为“惊蛰”,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
往年我们都会去田园校区寻找醒来的小动物,认识野花野草,与田间地头的农民伯伯聊天,在田野上尽情玩耍,拥抱春天的到来。
虽然今年我们无法去田野里拥抱大自然,但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感受自然的节气之美,风物之变。
(一)惊蛰三候
初候 【桃始华】 惊蛰时节,气候逐渐变暖,万物复苏,桃树等落叶果树进入开花和抽梢期。桃花便在此刻悄然绽放,它穿着桃红色的外衣,撇下绿叶,先开为快。远看犹如一片耀眼亮丽的花海,走近一闻,才知是桃花香。
二候 【仓庚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敏感的鸟儿已经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开始展示自己的羽毛与歌喉。黄鹂更是首当其冲地飞入这温暖的春日,带来春的消息。伴随那一声声清脆的鸣叫,万物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三候 【鹰化为鸠】 鸠是一种在冬天会蛰伏起来过冬的鸟。惊蛰之后,由于鹰和鸠的繁育途径不同,原本十分常见的鹰就悄悄躲起来繁育后代,而鸠就出来鸣叫求偶,让人们感觉鸠的数量一下子变多了。
(二)惊蛰诗歌
诗人也敏感这时令的变易而感兴,节气这天,孩子们一起诵读诗歌,感发兴怀。
春晴泛舟
宋 ·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观田家
唐 ·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三)惊蛰活动
【春耕】随着气温变暖,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的农忙季节。在华南中南部的河谷地带,气温在此时多已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的播种,其他地区则不能盲目地早播。在惊蛰这天,孩子们也起身在院子里种花种草,翻地耕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雪梨】惊蛰时节,天气还比较干燥,吃梨可以助益脾气,令内脏调和,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孩子们都动起手来熬制了可口的冰糖雪梨水……
惊蛰不仅是要自然界的生物醒过来,也启示人间的每一生命要醒过来。节气课程就是让孩子们抖擞抖擞精神,与万物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