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湿温发热

湿温发热

作者: 叶布医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12:59 被阅读0次

患儿某 女 4岁6月

初诊日期:2017-07-18

三日前开始持续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期间最高39℃,伴有躯干部泛发性红疹较多,口不渴,大便干,查体扁桃充血。舌边尖红绛少苔,中间苔白如积粉。

首诊舌苔

诊断:湿温发热。

证型:湿阻膜原,湿遏热伏。

治法:芳香化浊,甘淡祛湿,清热生津。

处方:达原饮合三仁汤化裁

炒槟榔10 草果仁10 厚朴10 酒黄芩10 知母10 白芍10

杏仁8 白豆蔻12【后下】滑石15【布包】通草3 芦根20

白茅根20 石斛12 冬瓜仁20 甘草5

三付。熬20、20分钟。

二诊:2017-07-22

服药一剂,发热退,未再反复,三剂未尽,红疹已消,大便由干变软,扁桃充血已无,现无明显症状,白苔已褪,舌红光滑,脉细数。

二诊舌苔

证型:余热未清,津液未复。

治法:清解余热,养阴生津。

处方:仿王氏清暑益气法

玄参10 石斛15 玉竹10 冬瓜仁20 荷叶6 淡竹叶3黄连2

知母8 芦根20 白茅根20 杏仁6 白豆蔻8【后下】

叶按:

舌边尖红绛少苔,中间苔白如积粉,此为湿热阻遏膜原,熏灼上焦心肺。湿遏热伏,以化浊为主,清热为辅,直取达原饮原方,宣透膜原,使邪有出路,芳香化浊,湿去则热孤;再取三仁汤之杏仁、白豆蔻、滑石、通草宣畅气机,甘淡渗湿;芦根、白茅根、冬瓜仁、石斛,清热不伐胃,生津不助湿,共为湿热伤津之要药。

二诊白苔已褪,舌红光滑,此为湿浊已化,余热未清,故仿王氏清暑益气汤之法。加芦根、白茅根养阴生津;杏仁开宣肺气,白豆蔻芳化醒脾。

                                                                    丁酉 仲夏

                                    2017年8月5日 叶布医浅识

相关文章

  • 湿温发热

    患儿某 女 4岁6月 初诊日期:2017-07-18 三日前开始持续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期间最高...

  •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

  • “温”和“湿”

    复习时出现了形近字组词“温”和“湿”,其实在我上学时,也经常会把两个字弄混。所以在遇到的时候,尤为注意。 ...

  • 六一散,三仁汤

    1,如何诊断为湿温发热?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简单又有效的小方子:六一撒。 方子的组成是:滑石:生甘草=6:1 临...

  • 三仁汤(豆蔻)

    主治湿温, 身上发热,低热,汗出不退,身重,胸堵,食欲不振,嘴里可能发甜,黏腻,或小便不利索,苔厚,滑腻,脉滑,缓...

  • 伤寒论之条辩6——什么是温病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这个条辩是给温病下的定义。其表现是:发热、口渴,不怕冷。 温病与时间有关...

  • 8.14.湿温

    温病数日,午后增热,头痛胸闷,舌苔润腻而不渴,此为湿温。病难速已。方用三仁汤。 温病乃相火浮散,木败金伤,中下大虚...

  • 温病暑湿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精:精来自五谷,身体消耗过后,最想...

  • 乌梅白糖汤

    清·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病在荣卫 温病分纯温病,兼感寒温病。初起头疼身痛,先恶寒后发热,发热之后但热不寒,...

  • 小儿发热整理

    前提观点:发热不是疾病,而是症状。 确定发热:使用耳温枪或者腋温枪确定婴幼儿体温。(宝妈要提前获知幼儿的基础体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湿温发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ii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