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回中《西江月》对宝玉的描绘令人不得不对他抱有一种疑惑、好奇的心态。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会“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呢?在我看来,宝玉的“傻”、“呆”是由于他独有的“愁”和“恨”。其实,宝玉并不“呆”,也不“怪”。
宝玉的“呆”和“怪”
宝玉打动我的, 不仅是他不刻意地去追求功名利禄,还有他尊重、爱护一切美的事物。宝玉喜欢并且珍视尊贵、清净的女儿家们,尤其是大观园内美丽、有才情的女儿们。宝玉的“愁”和“恨”便来自这儿了。宝玉说的一些话,如“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等,当时的人们觉得那是呆语、怪话,但我们现在看来,这些话是脱俗的、清净的,是当时社会弥足珍贵的见悟,具有思想启蒙的含义。
宝玉的“呆”和“怪”
封建杜会中“女子都要早早地出嫁”,这被认为是有归宿的表现,但宝玉却不这么想,他喜欢和黛玉、宝钗,湘云她们待在一起,就这么无忧无虑地一直生活下去。当宝玉去袭人家中探望袭人时,宝玉见着袭人的姨妹子,也想让她们来当自己家的丫鬟。当他听说袭人的家人要为袭人赎身,知道袭人要离开自己时,自己想道:“早知道都是要去的,我就不弄了来,临了剩我一个孤鬼儿。”
宝玉的“呆”和“怪”
宝玉不认同“读书为考取功名”这个说法,所以不会遵循寻常人的入仕法则,他只想无拘无束地读书,但因为贾政总是逼他,所以他更喜欢与大观园里的女儿家们一起打闹、生活、吟诗。宝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想逃避现世的繁累,对俗世的生活也不认可。
宝玉的“呆”和“怪”
后来,迎春受欺负,宝玉又变得“呆呆”的了,还想到:“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着,仍旧我们姐姐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玩,省得受孙家那混账行子的气。”宝玉的想法在王夫人看来当是行不通的,她认为宝玉又“发了呆气了”。
宝玉的“愁”,是“愁”他心爱的女子们,宝玉的“恨”是“恨”自己不能以自己的方式肩负起兴盛家族的责任。他的“怒”和“恨”在当时人们眼里是又“呆”又“怪”的,但我认为,这就是他的真性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