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了,小伟喜滋滋地跑过来:“耿老师,中午吃完饭我把讲台前的地擦一下!”他边说边用力地点头,仿佛在尽力遵守一个承诺。我头一扭,故作生气到:“哼,你刚才的练习过关了吗?”“哦!”他猛地往后一仰,恍然大悟,赶紧往座位上跑,没走两步又折返,“那我写完了是不是可以……”“对,不然耿老师不会请你打扫卫生的。”我冷静地说,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懂了,懂了!”小伟转身就走,回到座位上开始了一阵忙碌。在他那里,能为班级服务是莫大的荣耀,假如不让他干活简直就会如失去自我一般难受。所以,复习期间我就这样“恐吓”他:“不好好表现的话就没有打扫几的机会了。”
不同的学生,得有不同的“恐吓”方式,比如小黄同学。这个小家伙大个子,胖乎乎、圆溜溜的,饭量特别大,所以我轻易就找到了他的“短板”。这天,我们开始默写了,小黄每次都会错几个,看似粗心,实则是掌握不牢或者内心不够沉静。果然,他又错了,不过还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在教室里踱步。“小黄,今天周三,中午食堂好像吃红烧肉。”我故意提醒。“对!”他眯缝起小眼睛,一脸憧憬,仿佛看到一盘又肥又香的肉肉插上了翅膀正向他飞过来。“但是,默写不过关可是不配吃肉的……”我云淡风轻地说着,他心惊胆跳地听着,笑容瞬间从他胖胖的脸颊消失……“赶紧去订正重默啊!”旁边的同学提醒他。他呢,沉重地点点头,一步一步移到座位上,那双腿大概有千斤重,待他转过身,竟然有一行晶莹的泪珠在“红苹果”上滑落。小黄伸出右手,在脸上快速地抹了两下,冲抽屉里拖出默写本开始一边抽泣一边奋笔疾书。当他终于赶在下课铃响前把默写本交上来的时候,我和他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吃肉喝汤了呢。
要说大家最怕的“恐吓”是什么,那一定是“请家长”了,这可是老师的终极法宝,但是千万不能频繁使用,而是要想办法让这把“尚方宝剑”始终“明镜高悬”。什么上课讲话、作业不写,还有下课追逐、吵闹甚至打架等,光凭老师的一张嘴苦口婆心地说教是不够的,一句“看来老师要和你的父母聊聊了”就可以让孩子们乖乖地低下高高昂起的头。不过,老师最好还是减少见家长的频率,可以找个借口把这个“奖励”留到下次:“这次虽然犯了错误,但是老师看到了你真诚的认错态度和积极改变的努力,我们就继续看表现再考虑要不要告诉爸爸妈妈……”每当说到这里时候,孩子都会充满感激的看着你,“痛改前非”的决心和毅力写满全身。其实,老师们要的不就是这样的效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