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年的阿里没有硬件支持可能也是最大的弊端。
华为鸿蒙系统一经爆出,立刻成了热门话题。之前无论是阿里、腾讯、百度都在这方面尝试过,走的较远的是阿里,今天上汽很多汽车的系统就是阿里提供的(当年叫YUN os,现在叫Ali OS)。当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Ali OS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遭遇了谷歌的阻击,导致阿里不得不转移其他战场。
其实当年的阿里没有硬件支持可能也是最大的弊端,后面无论是天语还是魅族,都没有足够市场占有率来实现阿里当年的理想。
而这一次,因为中美贸易战,加上华为5g技术,且加上华为的智能设备持有量实际上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导致大家对本次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抱有前所未有的期待和信心,当然这里面更不能忽视的是华为本身的技术积累。大家都知道,只有在终端的影响力才能决定推广与影响力度。
所以,以中美贸易战这个大背景来看,华为鸿蒙系统至少在国内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有了这个基础,生态就有可能被构建起来。
政策与资金是两个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目前还没有看到真正的系统,所以并不知道鸿蒙系统的真实面貌。现在很担心的是生态是否能跟上,至少现在看这个问题可能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挑战。
华为鸿蒙系统最大的可能不是安卓的复制品,因为以安卓的发展思路再去复制,已经没有必要,且根本不可能走下去。我们先看下目前关于鸿蒙系统的信息:
从这个信息来看,我们再联想下谷歌,安卓系统之外,谷歌一直在尝试设计新的系统,比如:Chrome os:
因为安卓系统当初为了迎合智能手机的发展,底层架构设计并不完善(还有一方面是谷歌为了避免侵权甲骨文Java专利),这就是我们在使用安卓手机,无论多好的配置一两年后就会就会陷入困顿等问题,和iOS系统体验很差很大。华为手机流畅度高的原因在于华为有能力对安卓的底层架构进行优化。
另外一个变数就是:小程序,目前小程序的规模已经到了百万级,而小程序和web轻应用(百度当年走的路)应该是可以直接适配鸿蒙系统的。
所以,基于现在的应用生态及技术发展现状,华为的鸿蒙系统的样子很可能有点类似Chrome os,生态方面瞄准的可能是:web app与小程序。
5G时代,网络传输的速度与效率相对于4G提升不是一点两点。web app当年的弊端可能得到解决。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手机的手机,都需要在5g时代重新更换才能享受5g网络,这也是华为鸿蒙系统的一次巨大机会。
如果考虑物联网,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爆发的可能,华为鸿蒙系统的成功的可能性要比当年的百度、阿里、腾讯更大一些。
鸿蒙系统只要能够兼容当下主要的web app,就在国内有使用的价值,考虑华为的技术实力,包括相机技术,很多消费者可能会考虑的。
实际上,截至目前,华为在国内的环境其实没必要担忧。对于鸿蒙系统是否能大放异彩,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