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基督教中国化
基督教中国化,就是将基督的精神理念应用在中国基督徒的生活中。
一、拆除中国各阶层对基督徒的误解
1、政治制度的矛盾
2、理智上的误解
3、文化传统上的误解
道森认为,凡在文化上富有生气的社会必有一种宗教,而这种宗教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社会的文形式,那么有关社会发展的全部问题,便必须由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着眼,来重新加以研讨了[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大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坚信:
文明社会的结构主要由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所组成,其中“文化”乃是文明社会的精髓。“文化”是某一个文明社会特有的精神活动,而此精神活动的标志乃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因此他指出,真正使各个文明得以形成与发展的生机泉源,乃是宗教信仰[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4、宗教信仰上的冲突
二、阐明基督徒对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三、勉励基督徒组织、团体与个人活出光与盐的见证
1、尊重其他宗教
2、参与社会慈善活动
3、努力工作,尽好本份
说到这里有一点值得反省,起源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的基督教之所以能成为西方的宗教,是由于一些有远见的人们在神学、灵性和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敢于用西方文化条件为媒介来表达“上帝的奇妙作为”,从而使基督教获得了“西方的自我”。可叹的是,当基督教进入现代并传入世界其他地区的时候,其“西方自我”竟然成了桎梏。由此可见,每当教会进入新的处境或新的时代,如果文化制约其发展,教会变革就势所难免。
神学诠释,使人的理性得以接纳、尊重世界有一位上帝的同在。灵性,是基督徒自己操练与上帝亲近,模塑自己拥有基督的生命品格,艺术就是每位基督徒,将上帝所赐的各种恩赐,如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画画等艺术,将无形无象的上帝,带进世人的生活中。
[if !supportFootnotes]
[endif]
[if !supportFootnotes][1][endif] 庄祖鲲著,《转化与契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if !supportFootnotes][2][endif] 同上,第2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