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场 “当下之旅”的实验

一场 “当下之旅”的实验

作者: 禅鹅馋大鹅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17:25 被阅读0次

借着“疫情”的幌子,有一年没有办线下活动了。上次是整整一年前,在北京下雪的夜晚,和30多个小伙伴“群魔乱舞”,在舞动中放松身心。这次,同样是放松身心,却是在静坐、聊天中度过。

起因是在播客里听到了circling,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感觉很好奇,很想试试。但官方活动的上海组织者常年不在上海…看到北京小伙伴已经参加过了,我有些心痒痒。主要是自己想玩,于是问了参加过的小伙伴是什么形式,自己动手照猫画虎办了一次“盗版”的。防止侵权,起了个新名字,叫“当下之旅”。

6个人围坐刚刚好

当下之旅是啥?

目的是放下习惯的头脑思考,用身体感觉和内心感受的交流,并体会这对关系的促进。它是一个实验,可以在这之中观察自己,

它的底层的基础是非暴力沟通:

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并提出具体的请求。

活动有一定的设置和规则,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规则:感受、当下、允许。

感受:体会和分享身体和内心的感受,放下习惯使用的大脑。不讲故事,不给别人建议,不评判,不分析。

当下:当下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是交流的素材。不需要去表达过去的故事,或者未来的设想。并不是说过去和未来不重要,而是当想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时候,背后也是有当下的感受的:可能是某种感受促使你想到过去未来,以及想到过去未来又会给你带来新的感受。这些当下的感受是我们在这个实验里更关心的。

允许:允许里有三点:

1.任何感受都是被允许的,想哭或想笑,感觉无聊或亢奋,担心或都是可以的。

2.对自己的需求负责:用自己舒服的状态参与。比如可以向别人提出请求,希望冷点热点,或者别人怎样做会让你好受一些,当然被提出的人也可以拒绝。也可以沉默,可以拒绝别人向你的询问,或者想吃东西走动躺着坐着倒立着都可以。

3.允许不符合规则。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玩,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相信想说这个不符合规则的话的背后,也是有相应的身心体验的。规则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回到当下,不是为了判定出对错。

这次又重新体验了之前组织活动前的期待,和活动当中的担心紧张。不会可能是太久没有体会,这种担心会让我感觉有点不知道怎么应对。想顾每个人的感受,幸亏人不多,还可以观察过来……怎样在承担责任中,让自己也能去享受过程的乐趣,也是我想去练习的一个方面。

“说出来”带来的不同

我自己在这个体验里,一个主要的发现是:即使一件不是那么好的事情,可能双方都不是很舒服,但当双方去谈论这件事,表达出来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时,即使双方并没有做什么不一样的事情来改变这个局面,还是会感觉内心舒服了。

最后每个人的总结就给我这个感觉。我说出了对于别人提问方式的不舒服,蛋蛋说出了我的心声:本来期待一直在当下的场里,不会那么多跑偏。听到她这样说,我反而感觉松了一口气。我在跑偏的过程中有两种担心的声音:跑偏了会不会有人感觉不舒服呢?还是大家其实此刻更想聊跑偏的东西呢?

几次的跑偏是在沉默之后的,有些人在后来的分享里说沉默会让自己难受,宁愿说些什么,即使没有那么想说,也不想去忍受沉默。

事后大家一起聊到并复盘了这种情况,我感觉好像说出来之后,我心里的担心就少了一些,即使该发生的都已发生,活动已经结束。聊出来后,好像双方内心的“黑匣子”就打开了,关系之间的墙又拆掉了一些。这就是萨提亚里一致性沟通的魅力所在吧。

和“规则”的关系

前半程,大家更多带着一些对于“规则”的紧张,说话之前会担心:这是符合规则的吗?中间时,大家表达了对于规则的担心,感觉说出来并有共鸣后,大家放松了更多。随之而来的,后半程里,大家也放飞了更多。

而我作为组织者,全程都在和规则“博弈”。既不希望规则成为束缚,让大家担心“说错话”从而不敢分享,也更难以来到当下;但也不希望直接放飞而不去试图回到当下。

刚开始时,当有人分享了建议和想法,我会试图去看到并表达是什么感受和动力促使他有这样的分享。后来跑的远的时候,我有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

包括别人在问我一些和当下没有关系的问题的时候,我的回答就非常简略。我能感觉到这个问题背后的好奇和连接,但因为带着对“规则”的,以及担心我带头跑偏的话会让别人更不“当下”,于是我并没有“用心”回答这个问题。嘿,本来想当做一个折中处理,后来回味一下,才发现,回答但是不用心回答,不正是没有在“当下”的呈现吗?如果下次的话,我希望自己可以说出来我对这个问题和提问者的连接感,面对它的犹豫和担心,以及我想回答的意愿。至于回答不回答,好像这本身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有下次的话,我也想在设置上改变一些,让“设置”可以更加有迹可循,让大家有些方向感,同时又不用那么多担心到底我现在说的话是不是符合规则的?我后来又尝试组织了一次线上的,那次的流程更加具体。本来以为看起来很普通的流程可能有些无聊,可是尝试下来的体验还是很有趣的。聊完心里暖暖的,忍不住笑起来,像是心躺在舒服的毛毯里~ 这一个月可能再多试试线上的。

在群体中的位置

又是在蛋蛋的总结里,很戳中我的地方:当群体里不是自己那么想参与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缩到角落里。

想起在举办“当下之旅”这个活动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其他小群体会面里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分享人说的话我听不太懂,连接不上,于是产生了评价和不耐烦。但我又不想因此退出,我希望我在这次会面里有所收获。既然“内容”上的学习看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关系”上的收获也是我想要的。既然听不懂内容,那就去“听”这个人,也当顺便练习教练聆听了。于是在提问环节,我问了几个和刚才的分享内容基本没关系的问题,但效果出奇的好。大家纷纷表示可以听懂了,而且场子热了起来,分享者感觉有被关注到,后来引发的交流更是非常精彩…没想到既拉近了关系,我也因此学到了“内容”。

这个体验对我是个很大的启发。平时,在感觉插不上话,融不进去的时候,我一般是假装努力顺着别人的话题“尬聊”,不过基本聊不出来什么,聊出来的东西我也不太感兴趣,或者就放弃参与,在旁边“看风景”,但又挂念着周围的人,所以也并不安心…

但这个情况里,我体验到了我原来可以在插不上话的交流中 为自己负责,而且是有可能,把交流引到我更感兴趣的方向。比如当对方说的东西我不感兴趣,我可以去听对方这个“人”…这个体验也让我发现,原来我没那么无力,也不是只能缩在角落里的,而且我想聊的东西可能别人也想聊,但也是不知道怎么开启……

我是对连接需求很高,但又不那么容易和人连上的人,尤其是处于群体中时,比一对一的连接对我而言更加困难。但这样一次次交流就好像是一点点的磨掉内心的一些阻碍,每一次都和人更近一点…此刻无比感恩那些伸出触角,与我一点点相连的人们,比心❤。

(突然想到下面这张图。好像每个渴望连接,但又小心翼翼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可能不会完全被别人理解,但即使彼此不同,也可以在哪怕一次心灵的轻触中,产生深深的连接……)

相关文章

  • 一场 “当下之旅”的实验

    借着“疫情”的幌子,有一年没有办线下活动了。上次是整整一年前,在北京下雪的夜晚,和30多个小伙伴“群魔乱舞[htt...

  • 蓝染体验看自己

    一场游学,一场自我觉察之旅,身心的看见。 出发前的会前会,看到自己当下的状态,我是积极的,主动的还是麻木的。接受到...

  • 人生之祸福——契合

    2018年已成过往,来不及记录,活在当下,给2019的我准备一场码字之旅。 天时地利人和,与我此时的心境、心思、处...

  • 科学学习杂谈

    基于事实的沟通,首先得去看看事实。 科学课,去观察实验,依据当下实验的现象去猜想、结论。当结论脱离当下,哪怕再有道...

  • 北上游学记

    万荣县实验中学薛颖哲记北京培训之旅

  • 上海动物园之行

    一场周末的愉快之旅!

  • 抱朴讲堂衢州之旅:一次有人文,有风景,有智慧的旅行

    三天的抱朴旅行衢州之旅圆满结束了, 这是一场从心之旅, 亦是一场智慧之旅。 怀揣对国学的敬仰 满载对智慧的追求 衢...

  • 你不是你的婚姻

    如果你把婚姻当作是一场学习之旅,那外遇也是一场学习之旅,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不同,不管是谁外遇,对谁都是一场学习之旅。...

  •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一堂设计好的现场实验性对话与空间动力的课程,一场此起彼伏的意象盛宴,一次失去言语表达功能的奇妙之旅。在上一次水星曼...

  • 任溶溶为童年代言:我也有过小时候

    在歌声中开启新书之旅 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505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场 “当下之旅”的实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bkwktx.html